城口县科协助贫困户按下脱贫“快进键”小小花菇大梦想 壮大产业“摘穷帽”科技教育精准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第06版:科技创新·扶贫
上一版 下一版  
城口县科协助贫困户按下脱贫“快进键”
小小花菇大梦想 壮大产业“摘穷帽”
科技教育精准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例

小小花菇大梦想 壮大产业“摘穷帽”

  今年58岁的刘文奎从小在沿河乡联坪村的高山上生活,缺吃少穿,住的是破旧房屋,在荒山野岭显得格外的冷清。结婚之后,刘文奎仍然没有摆脱大山的束缚。由于交通不便,外界的信息被阻隔,她和丈夫一起种苞谷、红薯、土豆,庄稼收成差时生活都成问题。

  近年来,城口县沿河乡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农技协的指导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通过“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市场引导、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方式,在联坪村布局了花菇、羊肚菌、竹荪等产业,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找到了新的门路。

  2017年底,刘文奎一家种植了8000多袋花菇,收入近2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靠着标准化种植花菇摘掉“穷帽”之后,刘文奎脸上充满阳光:“如果不是政策好,我恐怕还在高山上受穷。”沿河乡相关负责人说:“针对种植户,政府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村民建造一个菌棚大概需要3000到5000元,政府会给予补贴,减少种植成本,让大家种得安心、放心。”

  发展的思路明确之后,沿河乡为村民修建种植大棚,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2018年,沿河乡联坪村花菇种植规模达到120余亩,年产鲜菇约36万斤,年产值约390万元。不仅如此,联坪村还培育打造花菇扶贫车间,加工规模达150万袋,形成了包括制袋、育种、加工、分选、储藏、销售的香菇集散中心,沿河乡的花菇顺利“嫁”进了重百、新世纪超市。2019年,联坪村扶贫车间香菇销售额达到325万元,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务工机会,实现了土地流转,给当地群众增加收入120余万元。

  在突破传统产业结构壁垒和产业基础设施障碍,破解产业选择、基础设施、技术支撑、市场销售、品牌建设等发展难题后,沿河乡联坪村形成以笋竹、食用菌、康养旅游等为主的“1+2+N”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打造“高山笋菌之乡”方兴未艾。沿河乡联坪村也在2019年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沿河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指导服务,突出优势特色,延长产业链条,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更大范围的乡土特色产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