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9年原片。 |
 |
人工智能上色修复。 |
一位上海女子身穿青色连衣裙,缓缓从远处走到镜头前,用英语向大家介绍她在中国的穿着打扮,随后还有其他女孩也随之出场,介绍了1929年的上海流行时尚趋势。近日,这段用AI复原的近百年前上海时装秀视频在网上热传。复原前,影片是黑白的,杂音较多,而复原后的影像则是彩色的,人声也更加清晰。
复原视频的制作者胡文谷介绍说,原始影片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影像库,拍摄于1929年3月4日,经过授权后,他通过AI技术复原了这段影像。其中,女子身穿衣服的颜色是通过她们在视频中的描述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推断出来的,并尽可能还原当时风貌。胡文谷说,他最开始学习AI技术其实是想辅助游戏开发,后来发现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做出更多有趣的东西。
视频是怎么做出来的?在复原这部时装秀的过程中,胡文谷采用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加入传统修复手段修复声音等,让影片呈现更好的效果,一共花费了7天左右。在这次复原过程中,胡文谷也采用了在细节和历史还原度等方面表现更好的技术,同时也输入了自己绘制的参考图进去,让技术根据参考图来进行复原。
因为原始资料是黑白的,复原时需要进行上色。“我之前担心的是人工智能还是会偏向于修旧如旧,呈现出比较淡的颜色风格,如果颜色特别鲜艳的话效果可能没有那么好,这次制作出来之后发现效果还不错,最后我又手动修了一些颜色。”胡文谷称。视频中女子衣服的颜色也是他推理出来的,根据衣服的明亮度、影像资料中的台词以及相关资料来判断。
胡文谷说,传统的人工修复视频,靠的是绘画师一帧帧上色,而AI使用的是同样的工作逻辑,只不过AI的运算速度和积累快得多。他认为,影片中的颜色只是AI自己训练出来的,比较淡,但很难做到完全与历史贴合,而人类艺术家则会基于当时的历史进行还原,因而就会更精确。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