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的AI助手们又“升级”了。不需对超声设备进行改造,只要连接一台小巧的服务器,超声设备就能摇身一变成为“AI超声”。近日,多家中关村AI影像企业加紧研发,向乳腺、肺部等多病种领域进发。
超声探头放在病人身体需要扫查的区域,屏幕中的超声影像不断闪现,医生只需点击“ROI标记”,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矩形框,勾画出了病灶区,供医生进一步判断。随着探头轻微变换角度,矩形框也随着视频图像信息变动即时调整。在医准智能的研发办公区,技术人员演示起刚刚推出的技术产品——乳腺超声智能检测系统。
作为针对超声设备的AI检测系统,该技术实现了AI智能检测从识别2D、3D到视频实时检测的“3.0”时代的跨越,仅毫秒级闪现的病灶也能精准抓取,并大幅避免医生疲劳、基层医院医师经验有限等原因而带来的漏检。
“举个例子,要初步判断一处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就有各种影响因素和无数种可能的组合,比如形状是否规则、边缘是否清晰……医生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来判断,而AI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学到这些‘经验’,然后凭借学到的‘经验’辅助医生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医准智能技术人员马璐介绍。
疫情前后,AI在医生助手的角色中逐渐担纲起不容忽视的职责。在北京小汤山医院、武汉方舱医院等医院辅助医生看片。“AI助手”读取CT这样的二维影像在业内已非难题,可是,让它像医生一样读懂超声实时视频影像,却一直是个全行业的技术难点。
最新完成研制的系统,可实现每秒处理速度超50帧,且检测结果延迟小于0.09秒。近日,该系统将在北京等全国十余家三甲医院试用。医准智能创始人兼CEO吕晨翀透露,研发投入巨大的同时,公司此前研发的胸部CT智能检测系统、乳腺钼靶智能检测系统、达尔文科研平台已经开始为公司“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