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博会 2019年8月22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蓝天白云下的2019智博会主会场。记者 齐岚森 摄 2018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共有407位国内外企业高层,以及来自30个国家(地区)的202名国外专业嘉宾参会,参展企业537家,展览面积18.6万平方米,规模在全国同类型展会中位居前列,签约项目501个,投资金额6120亿元。 2019年8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8个国家(地区)的843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21万平方米,签约项目530个,投资金额8169亿元。 目前,智博会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引领性、品牌美誉度的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着力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全市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6月22日召开的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提出,面向未来,重庆发展数字经济,要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从十方面着手,倾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引领全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1 把握新机遇,强化发展数字经济的责任担当
要更加注重观大势、育新机、开新局,努力谱写数字经济发展精彩华章,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举措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既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助力。
●这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重庆来讲,新的增长点可以有很多,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就是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
●这是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新业态,持续扩大有效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位的服务需求。
2 激活新要素,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要着眼“聚、通、用”着力激活数据、深度挖掘数据、充分利用数据,加快形成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集聚、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良好局面。
●要推动数据高效集聚
●要加强数据处理加工
●要促进数据顺畅融通
●要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3 培育新动能,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要把握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要突出抓好智能制造
●要大力发展智能产业
●要积极拓展智能应用
4 发展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认清大势、主动作为,突出提质、扩容、增效,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
●要加快发展生产性互联网服务业
●要切实抓好生活性互联网服务业
●要着力扩大线上消费
5 加强新治理,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要围绕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目标,加快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度应用,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智能红利。
●要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要推动数字民生服务
●要促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
6 夯实新基建,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落实好《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着力补齐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短板。
●要着力完善“硬支撑”
●要着力提升“软实力”
7 打造新平台,促进数字经济集聚发展
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战略平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壮大平台经济新动能,推动我市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要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平台
●要打造一批研发创新平台
●要打造一批专业服务平台
8 强化新支撑,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要强化人才支撑
●要强化科研支撑
●要强化金融支撑
9 探索新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潜能
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不断总结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要围绕数字经济开放合作抓改革创新
●要围绕数字经济法制化标准化抓改革创新
●要围绕数字经济安全管理抓改革创新
●要围绕数字经济监管服务抓改革创新
10 构建新格局,凝聚数字经济发展强大合力
进一步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用实干实绩共创智能时代、共享智能成果。
●发挥好“政”的作用
●发挥好“产”的作用
●发挥好“学”的作用
●发挥好“研”的作用
●发挥好“用”的作用
●发挥好“媒”的作用
数说重庆数字经济成就
■2018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5250亿元,同比增长15.9%,数字经济企业达15000余家,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发展指数排名全国前十。
2020年1季度,全市数字经济逆势增长,实现增加值1157.3亿元,同比增长0.3%,高于GDP增速6.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总量23.2%。
■加快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截至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467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17.7%。
提档升级仙桃数据谷,揭牌建设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精心打造两江新区礼嘉智慧体验园,启动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
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截至2019年,核心区数字经济规模达2158亿元,集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69个。
■2020年4月,年度首轮新基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815亿元。目前累计策划储备重大项目368个,总投资3926亿元。
■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1483个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建设智能工厂39个、数字化车间177个,打造长安汽车等1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截至2020年5月,全市已建5G基站3.2万个。数字重庆云平台初步构建起以5家云服务商为支撑、134项云服务清单为内容的政务云服务体系。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迁移上云有序推进,系统整合率达到50.6%,上云比例提高到85.7%。
本版稿件由记者 匡丽娜 张亦筑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