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水塘》趣说诨名春之渠溪内心在于丰富梨花白(外二首)往事如烟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家乡的水塘》
趣说诨名
春之渠溪
内心在于丰富
梨花白(外二首)
往事如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心在于丰富

张艺

  “叹息等于自杀,自卑等于死亡,只有努力才等于活着。”这是一位朋友写给自己的箴言,我用一个本子把它记录下来,并用散步的时间去体会。

  朋友说生活原本无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为无聊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和动力。

  我们的乐趣与动力是什么?

  那日我在铁中的后门散步,这里曾是电影《少年的你》拍摄地,阳光从黄葛树树叶缝里透出来,琐碎地洒向大地,大地因此变得斑斓,有两个背着双肩包,穿着白色长裙的少女正摆着姿势在此地打卡拍照,阳光照在她们白净的脸蛋上,显得是那么青春和朝气。

  年轻真好!但很多事情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曾懂得。

  当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而随着岁月的流淌,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恒久绵长,那就是去丰盈我们的内心。

  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也有不同的生活情调。童年的底色是外婆家的小院,门前弯弯的铁轨,还有指示灯亮起时从远处驶来的绿皮火车,指示灯的颜色会告诉我是快车还是慢车。朋友的童年是伴着煤油灯度过的,有母亲在煤油灯下的缝缝补补,有冬天放学晚归时,伙伴们在教室门口耐心等待,然后举着火把相拥回家,那时的兄弟情谊,弥足珍贵。更有在起雾的时候,在白雾茫茫中寻找牛粪,会因拾得一摊牛粪而欢喜雀跃,因为拾得牛粪就是获得了农家肥,就像得到了宝藏。更有在割猪草时,把战场选择在生产队的甘蔗林,并把它想象成青纱帐,那是比电影里更具奇幻的青纱帐呀!

  童年的生活越纯粹,长大的日子就会越接近生活本来的色调,那就是简单与朴素。

  朋友家门前的竹林,因修建高速公路给铲掉了,取而代之留给他的回味,是父亲带来的竹扇,随着竹扇的轻轻摇动,想象那是来自竹林清爽的风。就像外婆家的小院与平房,早已被拆掉,换成了宽宽的水泥路,留给我的记忆只有后院里曾经盛开过的红红的山茶花,以及夏日夜晚外婆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我讲“熊家婆”的故事,没有读多少书的她,翻来覆去也只会这一个故事,当然外婆也用这个故事来恐吓我,比如不认真吃饭,晚上“熊家婆”就会从窗户外面悄悄爬进来,吃我的脚趾,以至于我每晚睡觉前要先检查窗户是否关好,早晨醒来要看自己的十个脚趾是否完好,那时我最怕的便是“熊家婆”,殊不知故事里包含着外婆对我的爱。

  外婆去世后,和她的相聚只能在梦里,或在清明时节的雨纷纷里。我们都好想留住曾经的岁月,留住岁月里纯净的光,却怎么也留不住!就像朋友他无法阻挡老家砖房上长出的青苔,无法阻挡父亲脸上长出的老年斑,就像我们无法阻挡年迈老人终要离去一样。

  不知何故,写作至此,酸楚盈心。

  也许再次回到家乡,我们谈论的不是家乡新添的砖瓦草木,而是曾走过这里,生活在这里,又会一直躺在这里的人,或者说躺在这里的人将已完成的人生用另一种静音模式在倾诉。

  也许最后的乡愁,真的就是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我们最终都要接受像抛物线一样的人生,无论这条线是上升,还是下滑,抑或是平行,我们都可以充满感情地活着,充满感情地写作,充满感情地遇见,并彼此照见。

  这仅有一次的人生,让我在丰盈的内心中去度过,将日子过得润物细无声,却又惊艳了无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