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统计专业人员各层级职称申报条件(二)长寿—广安就业领域协同发展
第08版:科技创新·人才
上一版 下一版  
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
统计专业人员各层级职称申报条件(二)
长寿—广安就业领域协同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之稳就业
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 杨绍功 潘晔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六稳”之首的就业,关乎百姓生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企业,各方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展开一场就业“保卫战”。

  疫情冲击

  部分行业及人群就业承压

  去年底从深圳富士康辞职的小方遇到就业困难。不久前,他在广东一家外贸企业找到工作,但外贸订单由于国外疫情影响被撤销,他作为小时工被裁,再度失业。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就业遭遇冲击,部分行业和人群就业承压。

  “这就像在考验人绝处求生。”小方对记者说,“尽管现在依靠住廉价床位和送外卖维持,但看到就业数据和政府的切实行动,对未来找到稳定的工作仍然抱有信心。”

  数据透出就业“回暖”信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25岁至59岁群体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4%,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5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与上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但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就业形势总体平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不是特别强劲,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国家一直在推出就业优先的政策,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

  复工复产

  激发就业新活力

  中小微企业的企稳和复苏是稳就业的前提。企业在,岗位在,就业才稳。

  “真金白银”援企稳岗,“点对点”组织返岗,减税费、增信贷、降成本、缓期限……中央和地方从财税、金融、社保、外贸等多个方面出台政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复工复产。

  全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民营企业复工率达到91.39%,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84%。

  随着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岗位快速释放。3月20日,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启动,截至4月9日,12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1162万个。

  “春节以来,我在线上给多家单位投了简历,目前已经收到两家单位的回复了。”西藏民族大学2020届学生罗布旺杰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卢海说,3月份已经观察到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的招聘需求开始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表明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疫情得到控制后就会逐渐恢复,这是当下就业的好消息。

  积极应对

  打赢就业“保卫战”

  从疫情初期返岗困难、物流受阻,到后续企业资金紧缺、经营遇困,再到国外疫情加重出口行业受冲击,防疫期间就业形势瞬息万变、挑战不断。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国外疫情发展,出口外向型企业和出口企业中的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受到疫情冲击严重。不少出口企业经营者表示,希望国家能够视国外疫情情况加强政策支持,人社部门和劳务公司能够帮助更多企业探索开展共享用工,以发挥“劳动力蓄水池”功能,防止因暂时困难造成员工流失。

  应对疫情影响,托底民生,要对困难群众进行扶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表示,国务院实施了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三项新举措。

  稳就业,有压力、有挑战,但牢固的经济基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底盘”。近年来,各类新经济蓬勃发展,就业新形态和新就业机会不断涌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持续推进,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将继续发挥带动就业“倍增器”作用。

  “疫情对就业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就业市场有条件保持稳定。”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