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生活垃圾今年将实现“零填埋”2020年度全市首批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启动申报重医研发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已逐步向海外市场供货图片新闻国内首个可移动式方舱医院平台6月面世陆军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落地青海
第02版:科技新闻·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主城生活垃圾今年将实现“零填埋”
2020年度全市首批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启动申报
重医研发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已逐步向海外市场供货
图片新闻
国内首个可移动式方舱医院平台6月面世
陆军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落地青海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主城生活垃圾今年将实现“零填埋”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近日,市城市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今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将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绍,在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和生物堆肥。自2003年重庆市建成投用第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长生桥垃圾填埋场)以来,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

  相比之前的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卫生填埋方式具有无害化处理效果好、适用垃圾面广、处理垃圾量大、成本较低等优点。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也存在土地资源占用量大、新建填埋场选址困难、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005年3月,重庆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北碚区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成为国内首座实现装备国产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重庆垃圾焚烧发电的历史,由此揭开。

  该人士介绍,垃圾焚烧发电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是发达国家、地区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生活垃圾焚烧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运行,在保障烟气严格净化处理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还可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

  目前,重庆主城区日均生活垃圾产量约8500吨,生活垃圾焚烧基本实现全覆盖,处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主城区共建设运行5座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分别是北碚同兴、巴南丰盛、江津百果园垃圾焚烧发电厂、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洛碛应急填埋场。

  不仅如此,重庆正在渝北区建设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待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用后,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洛碛应急填埋场仅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检修及发生其他事故期间的应急保障服务。

  除了主城区投用的3座垃圾焚烧厂外,我市还建成投用了万州垃圾焚烧厂、涪陵—长寿(合建)垃圾焚烧厂、开州垃圾焚烧厂。2019年,我市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73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其中焚烧比例约为54%,提前完成了国家明确的“十三五”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