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是中国历史上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遭受影响。事实上,人类与疫病的斗争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发现,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唐朝武则天时期,政府出面建立“悲田养病坊”,来切断瘟疫传播。面对疫情,尽管那时的科技不发达,但人们还是一次次战胜了瘟疫,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考古发现来看古代的那些行之有效的抗疫方法。
施政 建立防疫管理制度
控制瘟疫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完善的国家防疫管理系统,并建立边境检疫制度以控制国际间的传播。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竹简中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宋朝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元朝设立了民间的医户制度,医护是政府许可能从事医疗活动的民户,户籍由太医院管理,一旦发生瘟疫,医护要参加治疗。清朝政府还设有“查痘章京”官职,专事痘疹的防疫检查。清朝刊行的《海录》记载:“凡有海艘回国,及各国船到本国,必先遣人查看有无出痘疮者,若有则不许入口,须待痘疮平愈,方得进港内。”这说明中国医生当时已经认识到天花的急性感染患者为传染病源,并且建立了完整的天花检疫系统。
隔离 有效切断疾病传染链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一些疫病是由家禽、家畜传染给人类的,于是发明了“人畜(禽)隔离法”:人住人屋,禽住禽舍,猪住猪圈。通过改变“人畜(禽)混居”的生活状态,使一些疫源得以控制。最早记载隔离方法的是《汉书》:“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意思是说,在瘟疫流行的地区空出一些住宅,作为患者的隔离病房,集中治疗,以防扩散,切断传染源。
晋朝时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汉代还出现了一些隔离机构,如“疠人坊”等。
北宋时期,越州“春大疫,为病坊募僧二人,视医药饮食”。为了隔离染疫之人,地方官府不得不招募僧人来照顾病人,因为一般百姓不愿充当看护,只好求助于慈悲为怀的僧人了。
南宋时期,官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安济坊”,病人依病情轻重异室居住,“以防渐染”。明清时期,麻风病泛滥,南方许多省份建有麻风病院。专门场所、专业医护,一定程度上切断了瘟疫的传染途径,阻止了疫病的传播。
卫生 改善环境条件
通过环境卫生的改善以减少瘟疫的传播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秦汉时期就有建立人工湖和饮水池的记载,人们还认识到患病的动物和牲畜可以传染疾病,切不可让其污染水源。秦国时规定不可随便放置垃圾,“弃灰于道者”要被处以罚款。当时城市内设有下水通道,管道多为陶制,逐节相连,可以排泄污水。这种装置已经接近现代的下水道系统。汉代时已有专门装粪便的容器和痰盂及厕所。当时城市里还设有公共厕所,称为“都厕”,供大家方便。
唐宋时期官方曾大力提倡种树以绿化环境,并设有严格法律“不得使有砍伐,致令死损”。另外,在瘟疫流行期间古代人还用药物消毒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感染和传播。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宋代还用艾蒿等药物驱赶蚊虫以防止瘟疫。
忌口 注意个人饮食
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良容易感染瘟疫是古人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秦汉时期的《汉律》规定:“吏五日得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还有记载用佩兰等草药洗浴,可以防止疾病,保持健康。并提倡注意饮食的卫生,不食用变质的菜饭。古人还注意到鼠类和不良食品可以传染疾病,提出鼠涉饭中,捐而不食,勿食生冷食物,不要食生鱼等劝告。明代人已十分讲究饮水卫生,李时珍《本草纲目》专门有一个水部,其中说:“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煮滚。”这种对水质量的判断和分级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元代医家还建议保持口腔清洁,指出“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中国很多地区至今还保持着古代传下来的预防保健习惯,如上海人的冬季进补,广东人的中药煲汤,南方的端午节饮菖蒲和雄黄酒等习惯,很多都同预防瘟疫有关。
普及 加强公众对医学知识的认知
普及疾病知识、加强医学教育是预防瘟疫的重要环节,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视。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很多预防疾病的常识和方法。唐朝的太医院设有医学、针灸、按摩等学科,另外还有地方的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医生和防疫人员。当时还把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放置于病坊、村坊和路边,以示民众,供紧急情况时使用。南宋时期中国创办了最早的官立医科学校,培养各科医生。
各朝代都对以前的医学、药学书籍进行过整理和研究。秦朝下令焚书时,医药书籍例外,保存了下来。元代政府机构中有专人负责医书的整理和出版,同时还以书坊、书院、私宅刻书等多种出版形式。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盛世修典”,而医药书籍毫无例外包含在修典之中。很多著名医药书籍都经过数代的再版和注释才能流传至今为今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