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军林 通讯员 涂晓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潼南区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邱宴食品和嘉丹公司两家企业多渠道增加供给,从外地调运大米1200吨,为潼南的粮油供给平衡和物价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疫情期间,潼南区出现了个别企业和个体商户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为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疫情期间的信用档案,惩戒失信、褒扬诚信,潼南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卫生健康委等单位,将疫情期间扰乱公共秩序、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寻衅滋事等失信信息纳入信用中国(重庆潼南)网站向社会公开公示,并同步共享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真正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潼南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推行网上办公、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等措施,有序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为支持复工复产,潼南区切实加强人员保障,全面梳理全区重大项目用工需求和缺口,统筹用工招募和调度,努力保障项目开工复工需求;加强运输保障,协调开通重大项目物流运输绿色通道,对运输车辆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材料机具及时到达施工现场;加强物资保障,对全区4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加大工程材料价格监测、监督,确保建材价格基本稳定;加强防控保障,督促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方案,加强建设工地日常管理,提高人员疫情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确保项目有序开工复工,目前有14个项目已正常开工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