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残联 “精准施策+精心服务”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
第028版: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残联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市残联 “精准施策+精心服务”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残联 “精准施策+精心服务”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
全市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一半以上实现就业,残疾人整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听力言语残疾员工在工厂劳作

    重庆首届残疾人直播大赛现场

    重庆选手参加2020年川渝地区首届残疾人自媒体营销大赛总决赛

    残疾人创业者彭军正在打包货物

    市区两级残联与人力资源机构为残疾人开通务工专车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残疾员工在洗车

    盲人按摩师为顾客按摩

    巴南区残疾人鲜敏(中)与她的团队成员讨论无人机研发工作

    2021年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比赛现场

  核心提示

  就业难,残疾人就业更难。

  然而,我市的残疾人就业却在艰难中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当前,我市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有45万余人,整体就业率约为54%。全市残疾人整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我市生源地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成绩不凡,2021年初次就业率首次超过90%。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下,在市人力社保、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中坚持精准施策,做好精心服务的成果。”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我市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措施,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融入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中。

  精准施策 突破难点

  残疾人就业是最困难的就业。与健全人就业相比,他们不仅在身体上受限,还有文化知识、技能上的匮乏。以我市目前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来说,相关数据显示: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5.13%,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6.0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14%。

  面对空前严峻的残疾人就业形势,市残联努力以创新精神,针对残疾人实际情况,将扶持政策精准落实到位,技能培训精准到人,为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残疾人精准适配岗位,努力创造残疾人就业的良好大环境。

  政策精准到位

  在渝中区的一个地下车库里,有一个小巧的洗车场,3位智力残疾人正在认真地为客户洗车。

  “这个小型洗车场是市残联免费提供的场地,并利用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办起来的,解决了3位残疾人就业。”洗车场负责人说。

  “残疾人就业虽然有不少的扶持政策,但如何让这些政策落地落实,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发挥最大的效应,是需要考究的问题。”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这些政策落实到位,我市坚持了两个字:精准。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重庆市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重庆市盲人按摩人员就业扶持办法》等。下一步还将制定出台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的奖励办法等。

  再好的政策也要落地落实才能显示出好的效应。因此,市残联通过各种方式,精准地为有就业创业需求和条件的残疾人送政策上门,让残疾人享受到更多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和集中安置残疾人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返以及扶持灵活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落地落实。

  针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市残联创办了“离校未就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特训营暨秋季双选会”,构建起了培训、包装、面试、就业、宣传“五位一体”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新型服务模式,以“一人一策”为基础,让残疾人大学生通过在特训营中的“潜心修炼”,增加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目前,2022年全市生源地830名应届高校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调查已全部录入。下一步,市残联将积极协调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教委等部门落实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培训精准到人

  曾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他的人生却照样精彩。在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咖啡经营服务技能培训后,他先在一家咖啡店就业,在2021年残疾人咖啡师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后,开始自己开店创业。

  咖啡经营服务培训,就是对残疾人就业的一种精准到人的培训。语言和听力残疾人,虽然在听说方面受限,但在咖啡经营服务中却并不受影响。目前,通过这一精准的培训,已有一批残疾人进入知名咖啡店就业,甚至自己开店创业。

  技能,是制约残疾人就业的瓶颈。健全人学一项普通的技能很容易,但残疾人要掌握一项技能,却要花成倍的精力和时间。以洗车为例,健全人只需四五天就能成为一名熟练工,而渝中区那3名在洗车场就业的残疾人,则经历了整整3个月的培训,才熟练掌握了洗车技能。

  “在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时,我们没有泛泛地进行,而是先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就业意愿等情况的摸底调查,然后开展精准培训。”市残联工作人员说,这样能有效地为残疾人匹配适合岗位,实现稳定就业。

  例如,针对盲人,最好的岗位是按摩,市残联就通过线上微信“空中课堂”和线下“送课下基层”等活动,多形式、分层次对他们进行按摩技能培训。据悉,近两年来,重庆在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中,平均通过率达到了全国第一。目前,全市已有2000多名盲人通过盲人按摩培训,进入保健按摩行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一大批新职业、新就业形态为残疾人追逐梦想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可能。

  为此,我市结合残疾人类别、等级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直播带货、农村实用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先训后赛、以赛促训”的形式,先后举办了川渝残疾人自媒体营销大赛、“巴渝工匠杯”重庆市残疾人直播大赛等。此外,市残联还与市科协在重庆市科技馆合作打造了全国首家残疾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与全国领先的“博拉5G视频直播基地”战略合作,指导残疾人大学生等开展新职业体验。

  目前,市残联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已帮助200余名残疾人在新媒体领域就业创业。例如巫山县残疾人彭军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毕业后,运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在残联的帮助下,创办了重庆残之梦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生产、收购、初加工、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销售农副土特产。自去年3月开业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上百万元。

  在精准的技能培训下,我市一大批残疾人掌握了技能,实现了顺利就业、成功创业。

  6年前,家住九龙坡区的汪林因病导致重症肌无力,被鉴定为肢体四级残疾。然而,通过培训,她又有了新的人生,还成为一名获得“重庆英才卡”的人才。

  2018年汪林参加手工花艺的免费培训,2019年进入凤池荷语职业培训学校,成了一名花艺培训师,并在市残联的推荐下,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花艺项目全国第二名,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还获得了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等称号。

  就业精准到岗

  位于万州的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木梳角梳以及生活日用木制品,其中不少岗位都适合残疾人。

  近年来,这家公司坚持把适合的岗位拿出来安置残疾人就业。目前,在公司里就业的900余名员工中,残疾人就有340名,他们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已达到4165元。

  让残疾人在适合的岗位上就业,才能做到稳定就业。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我市通过与企业沟通,结合市场需求,为残疾人就业开辟适配的岗位、提供适宜的创业机会。

  在市残联创办的微笑集市里,陶艺、木雕、花艺等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出自残疾人之手。綦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范世波学到了一门陶艺技能后,就立志要靠制作陶艺产品自立自强。

  引导企业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也是精准到岗的重要措施之一。涪陵区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专门设置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近年来,已吸纳200余名残疾人就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正计划投入更多设施设备,完善无障碍工作与生活场所,成立残疾人专用车间,成立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中心),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来企业就业。

  为残疾人精准地对接适合的就业岗位,有效地促进了我市残疾人就业。我市各级残联组织除了开展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外,还通过入户走访残疾人家庭、登记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形式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推动全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举措,实现全市每年新增残疾人就业5000人以上。

  精心服务 职有所爱

  以精致服务的向善之心,让残疾人就业职有所爱。

  近年来,市残联突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助残就业创业增收”这一主题,抓住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这一主线,把有就业需求和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坚持整合政府和市场各方资源,推动传统的就业服务向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跃升,促进全市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服务精心有效

  如何高效地找到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两有”残疾人,是破解残疾人“找不到岗”与用工单位“招不到人”的“两难”问题的关键。

  2021年5月,市残联联合重庆移动公司搭建了残疾人专用求职公众号“职有爱”。创新推出“能力测评——岗位开发——供需对接——就业跟踪”的全链条残疾人专业化流程服务模式。

  这一平台依托快捷求职登记核心功能,动态收集残疾人的求职信息,专人点对点核实信息,聚合形成残疾人求职者画像数据库。数据库向人力资源机构免费开放残疾人求职信息,让残疾人和用人单位实现迅速有效对接。

  与此同时,通过公开招募8家人力资源公司,让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对接,让专业力量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使市场在残疾人就业和企业用人的配置中发挥更好的决定性作用。如重庆市智悦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企业进行定岗培训等,为残疾员工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目前,已培训和安置残疾人1000余人。

  精心的服务,促进了残疾人就业。2019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专业的李松,小时因青霉素过敏,导致听力受损失聪(目前戴助听器)。在市残联的精心服务下,他成为了“职有爱”就业平台的运营专员,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更多残疾人服务。

  听力和言语残疾人在求职时面临的难题尤为突出,不能与健全人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成为了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为此,在为这一群体就业服务中,“职有爱”平台专门配备了手语翻译,“一对一”“点对点”为聋人求职提供贴心的无障碍服务。企业在开发适残岗位时,运营专员还会提前介入,针对聋人群体的特点,给企业提出合理且实用的岗位用工及管理等建议。

  “职有爱”平台专心、专注、专业的运营团队,不断推动提升完善平台快捷性、实用性、精准性,让数据多跑路、残疾群众少跑腿,打造闭环式就业服务体系,较为有效地破解了“找不到岗”“招不到人”的难题,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

  数据显示,“职有爱”服务平台自2021年5月上线至今,已开展市级“直播带岗”100余场次,收集残疾人求职登记信息1100条,156人通过平台实现就业。

  创业精致指导

  巴南区残疾人鲜敏在市、区残联的精致指导下,创建重庆芸中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她的公司还与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联合打造了无人机研发实验室。经过大半年的艰辛研发,集合了万向摄像机构、四旋翼摄像无人机等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第一代无人机“隼”—1620正式面世。

  在创业的同时,鲜敏还自筹资金成立巴南区芸中鹰科普义工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和开展科技助残和保护环境等公益活动。2018年8月,鲜敏组织科普义工免费培训无人机女飞手,同时协助巴南区妇联组建了全国首支巾帼志愿者女飞手巡河队,定期到长江巴南段用无人机进行巡逻监测。

  近年来,市残联和各区县残联为残疾人创业提供精致指导服务,将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资金等送到残疾人企业。

  除此之外,市残联还建立重庆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孵化企业。

  该创业孵化基地有260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无障碍设施完善,有专门的管理运营团队,设有办公区、休息区、会议室等功能区域,是我市以新文创、新农业、新科技、新电商产业孵化和双创人才培养为主要特色和功能定位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载体。孵化基地为我市创新创业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办公场所以及项目咨询、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为全市残疾人开辟了就业创业的“幸福通道”。

  据介绍,重庆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自去年10月正式启动运营以来,已入驻孵化企业14家。今年一季度,入驻企业的总营业额达948.7万元,共实现税收22.51万元,入驻企业带动170人就业。如入驻孵化基地的燕尾山农产品电商项目,已实现月销售收入6万元左右,解决2名残疾人就业,还带动了10户残疾人家庭发展养殖业。

  这一市级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带动了区县孵化基地的建设。目前,大足、大渡口、黔江等区县也先后建立了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

  解难精细到人

  残疾人就业创业,会遇到比常人更多、更复杂的难题。我市各级残联用暖心贴心、精细到人的服务,一路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大学毕业后,我换了几次工作,越来越不开心。”肢体残疾人袁哲就业后因不擅表达,整天郁郁寡欢。

  了解到袁哲在就业上的困惑后,“职有爱”平台的专员及时帮他对接了心理咨询师。经过4次面对面交流、数次微信沟通,心理师对袁哲进行了心理重塑。如今,袁哲在一家运动康养公司从事前台客服工作,“相比之前,我的心理成熟了、自信了,也更快乐了。”他说。

  肢体残疾人陈亚星,2020年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毕业后,做过文员工作,后受疫情影响回家待业。去年6月,“职有爱”平台得知了她的求职信息后,对她进行技能、岗位意愿等回访,随后为她精准匹配了岗位。经过面试、培训后,陈亚星目前已入职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爱心通”服务团队,用自己的技能服务更多的残疾人。“下一步,我打算提升一下学历,争取考个本科。”陈亚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黔江区的魏垣相是一位有强烈就业意愿的残疾人,但因多种原因,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后来经过市、区残联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他联系了渝江岚峰动力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派人面试魏垣相后,将其安排到了公司产品检测工作岗位上。

  开展就业指导,实现人岗匹配;以需求为导向,让残疾人求职者更省事、方便;于细微处着手,专注服务点对点。为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排忧解难,市残联真正做到了精准到岗、精细到人。

  王彩艳 陈佳佳 图片由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