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 同频共振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第025版: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璧山
上一版 下一版 
璧山 同频共振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提升”创新打造升级版
璧山 同频共振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快速发展中的璧山国家高新区 摄/曾清龙

    重庆高新技术研究院创新团队在调试新型充电桩 摄/谢捷

    璧山新型制造业蓬勃发展 摄/谢捷

    璧山企业研发团队不断壮大 摄/谢捷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和“成为重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策源地”,璧山系统统筹谋划,坚持以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科技生态,以开放式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以数字引领激发创新活力,“揭榜挂帅”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定制”壮大创新主体。真抓实干,得见实效:第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8亿元,增长6.7%,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了47.1%,上拉规上工业19.4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科技“新苗”厚积薄发,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63家,累计达到1503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01家。研发平台提质增量,新增市级研发平台11个,区级及以上研发平台累计达到259个,其中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33个。

  阔步科创路上,璧山第一动力更澎湃。

  创新生态持续提升 科技企业越跑越快

  “公司踏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离不开政府多方面的鼎力扶持!”平创科技负责人陈显平坦言,从最初相关技术困于实验室,到现在走向成熟市场化,有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全靠政府的“源头活水”滋润。

  同样身怀感叹的还有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内的50余个创新团队,目前整个研究院已经汇集前沿技术专利等科技成果近300项。在璧山,类似平创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已达1503家。

  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企业越跑越快,这得益于璧山越来越完善的创新环境。

  据璧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坚持以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科技生态,今年,璧山高质量编制了一系列创优、利好机制,结合璧山实际,按照具有可操作性、严谨性、导向性原则,在责权界定、鼓励突破、持续支持等方面制定出台系统的政策举措:先后出台了《璧山区科技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修订完善《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送审稿)》,印发《重庆市璧山区“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方案》,创新组织实施了“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多措并举打造创新生态,厚植创新沃土。

  为加大金融资本支持力度,赋能科技企业发展,璧山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服务科技企业,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该区持续用好“八大资金池”,发挥好种子基金、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作用,累计支持14家企业,获得种子基金免息贷款660万元,新增34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7605万元,累计支持科技型企业360家次获得贷款71007万元。

  为培育科技企业,今年以来璧山扎实推动科技企业成长计划,先后出台《重庆市璧山区企业科创板上市专项工作方案》等针对性极强的政策举措,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梯度培育发展路径。

  创新资源持续提升 载体平台越长越高

  “等到这个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可以说,璧山的创新力量又将实现一个新跃升。”璧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口中的项目正是中南高科·璧山智造基地一期项目。走进该项目建设现场,不断生长的厂房肉眼可见新机。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200亩,将建设新型产业园、产业综合体和特色产业小镇三大主力产品线,致力于打造集产学研、产业链、投资孵化、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中国制造业的超级平台。实现全区分散的小微企业集中在一起集聚发展、规范发展、绿色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由传统行业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等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不低于150亿元,年工业增加值不低于22.5亿元,预计引入企业600家。

  “大平台、大项目是创新‘高地’,不仅能汇聚各类创新资源,也将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梧桐树’。”据璧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创新承载能力,中南高科·璧山智造基地一期项目的建设只是该区加速载体建设的其中一例。

  今年以来,璧山还高起点谋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中新(重庆)科技城,布局中新数字经济组团、中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中新生命健康产业组团、中新产教融合产业组团、重庆东盟合作中心5大组团;引进创新孵化平台12家、市级孵化器4个,引建重庆力合清创科技孵化园成为区内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持续强化传统平台优势。

  “高地”一经形成,资源“洼地”随即产生。璧山不断扩能的创新生态社区里,已实现入驻科研团队50个,覆盖光电芯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金融服务、上市辅导等众多领域;成立的中科院知识产权与成果产业化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专利池,吸引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10家院所入池;建设的西南首个电子产品研发中试共享基地,打造环形流水线等中试生产线2条、高低温老化等检测实验室9个、纳米银薄膜等专业中试平台12个,推动了50余项产品技术中试熟化。  

  更令人欣喜的是,即将与重科院签订《深化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易智网璧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将进一步帮助璧山聚人才、聚项目。

  创新活力持续提升 数字经济越聚越强

  4月27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启动活动在璧山区举办。活动现场对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内三大起步区进行了授牌以及重点项目合作签约,同时对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两地三中心”授牌,发起成立了东数西算(重庆)产业联盟。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璧山数字经济前行的刻度。

  同时,在璧山大地,先进数据中心项目、康佳数字经济产业园、易平方网络科技运营平台、量子信息安全托管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也在加速推进,标注着发展的力度。

  特别是先进数据中心项目格外令人瞩目。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占地20亩,将建设安装144个超高密度液冷机架和208个风冷机架,建成后可提供总计包含72.3万个国产高性能X86处理器核心、1760块国产高性能计算加速卡的9720个通用计算节点和1800个智能计算节点,建成后将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成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

  乘数字经济之势,聚创新驱动之能。“璧山正把数字经济作为激活创新活力的关键手。”在璧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一方面,数字经济本身就是创新型驱动经济,数字经济对创新有着更强的内在追求。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着突出的信息基础和平台基础,在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堵点上具有明显优势。也正因此,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璧山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为此,今年以来,璧山抢抓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聚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着力打造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应用高地。

  先后谋划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的智能化项目、数字化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字璧山”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链接>>>

  系统谋划推进科技创新高地打造

  璧山积极保障力量

  制定出台《关于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试行)》,细化分解三大项55小项工作任务,涵盖创新载体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支持政策、科技金融、创新氛围营造等各个方面,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加强部门间联动协作,确保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取得实效。

  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抽调4人集中办公,建立健全定期协调机制,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张亚飞 王琳琳 龙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