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融创文旅城 摄/唐鸿姿 |
|
双碑自由村点式楼老旧小区改造后 |
核心提示
在沙坪坝区中梁镇永宁寺村,以300亩荷塘为核心、500亩浩淼的水域为特点,利用周边独特地形地貌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打造出的永宁湖、悦湖、镜湖和漫海四大水景,与30多个荷花新品种相得益彰,呈现一派“诗意田园”。
在沙坪坝城区内的武装部支路小游园内,原有的几株高大乔木进行精心修剪后,阳光洒入林间,与新增加的日本红枫、金叶合欢、树状九重葛、大丽花、鹤望兰等开花植物一起,给小花园带来了新色彩与新活力。
这两处“群众家门口的风景”,虽然一个在乡村,一个在城区,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沙坪坝区老百姓喜欢的样子。
这是沙坪坝区坚持全域城乡融合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福利”。
“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 统筹“三大作业面”
“建设人民城市示范区,这是沙坪坝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也是未来5年全区奋斗的目标。”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沙坪坝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统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作业面”,推进全域空间优化、全域品质提升、全域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东部城区的作业面上,沙坪坝下足“绣花”功夫,以“在大地上作画”的手法,加快城市“微改造”、空间提质、功能补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有机生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更多“群众家门口的风景”可望可及;在中部作业面上,以中梁—歌乐—丰文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轴,打造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在西部新城作业面上,产学研教城景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城市建设,步伐也在加快。
在沙坪坝区西部新城里,今年启动了百里生态画廊的建设。生态画廊廊道总长153公里、总面积达33平方公里。这一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设项目,以梁滩河为引领,串联16条次级生态河流、10条城市绿廊、2条高压线保护走廊,构建起“鱼骨状”渗透连通的网络化生态空间,“一干二十八支”的总体空间格局。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作业面”的同步“开工”,奏响了一场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协奏曲”。
人民城市建设是基础,重点在治理。沙坪坝区围绕政治、综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六治”融合,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打通基层治理与城市管理的关节,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破解信息孤岛、数据壁垒、重复投入,实现工作整合、力量融合、资源聚合,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治理体系”向“体系治理”迈进。
“壮大红岩志愿者队伍,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持续擦亮红岩品牌,将信仰汇聚成光,以行动诠释传承,让红岩精神成为沙坪坝这座英雄之城最鲜明的精神地标,让红岩精神活在当下。”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无精神不兴,沙坪坝区以人的素质提升为根本,不断刷新城市文明新高度,全区注册红岩志愿者31万人,广泛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221.1万小时。红岩志愿者遍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共建共享人民城市的生动局面已形成,正在奋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
着眼功能补短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
堵车和停车难,是城市发展的“痛点”;出行不便,是乡村交通的“难点”。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交通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沙坪坝区正在补短板,疏“堵点”、去“痛点”、解“难点”。
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四楞碑村坐落在半山上。如今,一条宽敞的黑油路把这个小山村与山下的城镇连为一体。这条油路也同城里的公路一样,路两边栽种上花草,有村民居住的路段,还安装上了路灯;丰文街道三河村8组硬化的公路两旁,花艳草绿,还修建起新能源充电站。据介绍,村里已全面对公路两边和公共区域进行了绿化和美化,还在路旁和大的院落安装了500多盏太阳能路灯。
在沙坪坝区人民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中,交通也当上了“先行官”。在城区,已开始从加快轨道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加强堵乱点治理、强化慢行系统建设等多方面入手,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盘棋”建设。
“轨道上的都市区”在沙坪坝区雏形初显。随着轨道9号线通车运行,沙坪坝区已运营4条轨道线路,里程达38公里,站点数达23个。今年,已开工建设轨道27号线、15号线,正在开展轨道17号线、7号线的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底开工建设。同时,正在展开5个轨道站点的步行便捷性提升工作。
在解决城区堵车的“痛点”中,沙坪坝区正在加快骨架干道建设,完善路网体系。着力于完善“四横三纵多联络”的快速路骨架体系。并加快推进科学城隧道、内环快速路拓宽、红岩村大桥等5个骨架路桥隧项目建设,有力地加强各组团片区的互联互通。同时,通过更新完善东中西区域路网规划,以“四周四沿”为重点,推进75条区级主次支道路建设,优化片区路网级配,完善片区交通功能。以三峡广场商圈、磁器口、井双3个片区作为示范,通过打通10条未贯通道路,优化改造8个交叉路口等措施,实施11个城市堵乱点的综合治理。
停车难,也是老百姓反映十分强烈的一个问题。在回应群众的这一诉求中,沙坪坝区今年通过建微型停车场、机械化停车库、大型停车库等多种方式,缓解停车难。
正在紧张建设、位于三峡广场商圈内的名人广场停车库为地下6层结构,负1层至负5层为地下车库,负6层为轨道换乘大厅。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左右,今年6月完工投用后,能为商圈增加779个泊车位;石门大桥桥下机械式停车库,共布设5台机械式停车设备,提供约180个停车泊位。同时,结合停车库出入和周边交通秩序改善需求,对两侧辅道也进行拓宽改造,并新增专用调头通道。这一停车库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用。
“今年,通过一批停车库和微型停车场的建设,到年底,将确保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
提质城乡生活空间 推动城市更新实现有机生长
“推窗见绿,出门观景。”沙坪坝区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处处为市民的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着想,打造更多可望可及的“群众家门口的风景”。
通过老旧小区的微改造,既是为城市“长模样”,更是改善群众宜居的生活环境。今年,沙坪坝区以“绣花”功夫,实施石井坡中心湾、双碑堆金村等10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目前正在实施的双碑自由村片区城市更新改造,涉及到12栋建筑、约360户居民、9000平方米环境提升和1.1公里道路人行道改造提升。这一项目将同步打造出小花园、小步道、小书吧、小驿站、小设施“五小”公共设施,完善提升小区公共设施服务能力。
城乡C级、D级危房整治,更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之一。今年,沙坪坝区全域摸排城镇既有房屋安全,建立起承灾减灾体动态信息库,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已完成石井坡、小龙坎D级危房搬离整治50户,通过危房原址拆除重建,消除了1.58万平方米D级危房,加固维修改造了4200平方米C级危房。
今年以来,沙坪坝区重点围绕“四周四沿”整治改造,实施治堵治乱、净化美化,已在天梨路、杨梨路、212沿线、三峡广场、重大周边等新增绿化点位25个,新增绿化面积约4860平方米,维修辖区道路人行道面积约6500平方米、车行道面积约8100平方米。
原重庆特钢厂的专用货运铁路停用后,沙坪坝区对原有铁路进行改善维修、并新建5公里长的人行步道,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出月季花廊隧道和时空隧道,构建出怡人景观体系。
此外,沙坪坝区还在这条步道上设置1座公共厕所、6处休憩平台、16个直饮水点等配套设施。这条步道将渣滓洞、四一图书馆、白公馆、杨虎城囚禁遗址、黄显升遇难处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点接驳串联,通过挖掘人文典故和故事,让历史记忆活起来,成为一条红色文化旅游景观道。
今年,沙坪坝区还将加快建成南渝中学天桥、半山崖线步道等12个“小而美”的慢行项目,新增人行过街设施5座、无障碍电梯9部、山城步道5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13座隧道口及周边环境提升,打造科学大道等10个绿化示范项目,让路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建呈现“诗意田园” 铺展新时代“山乡巨变”
乡村在沙坪坝全域中占比不多,可谓“宝贝”。沙坪坝区坚持“精雕细刻”,保护山村风貌,守护农耕文明,高水平绘就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让乡村在土味中彰显品位,在质朴中体现大美。
沙坪坝“诗意田园”围绕中梁—歌乐—丰文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全长50公里的“绿道”串起3个镇街、9个村、28个产业基地。
乡村建设行动,基础在产业。沙坪坝大力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果蔬、赏花采摘、农事体验、民宿康养等现代都市农业,建实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的乡村建设行动,让闲置土地、闲置农房等“沉睡资源”复苏,产业兴旺,人气十足,让乡村成为都市人乡愁记忆的安放之地。
“用艺术赋予乡村独特魅力,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力量。”丰文街道负责人介绍,三河村正在努力建设重庆艺术文化村落。远山有邀·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是丰文街道三河村的一个乡村文化产业项目。这个基地利用闲置农房,吸引了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李清等多位大师,带着多项核心制瓷技术及专利来建设传统陶瓷烧制的柴窑、学生陶瓷研学区、艺术家创作区、学术交流区以及主题民宿和陶瓷生活艺术馆。
这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也吸引着市民纷至沓来。据统计,来村里体验的游客达到每年150余万人次。
田园、菜园、果园、花园、家园“五园”共治,治理出美丽乡村,“一化两改三不见”专项行动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沙坪坝的乡村有“乡愁”、田园有“诗意”。
中梁镇石院村的普照寺水库,通过保留乡村风貌、突出地方特色,有效改善了周边的农房环境。环水库周围所打造的景观带,让周边居民在茶余饭后有了休闲之处。
住在水库边的村民肖敏,家里院坝种上了绿植,空旷的楼顶打造成了一个小花园。“这诗意浓浓的风景,让我在庭院里开办的农家乐生意好了不少。”她说。
据介绍,在这条50公里长景观带沿线的3600栋农房都将进行庭院环境整治,完善庭院绿化、增加文化砖墙群等。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农房庭院完成了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会客厅”“乡村理事会”“乡村讲习所”三大件成为沙坪坝区乡村善治的重要抓手,既富村民脑袋,又富村民口袋。“年轻人”“带头人”两支队伍让更多的新时代乡建人扎根乡村,一起动手打造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与此同时,广泛推行积分制,激发出全体村民动手推进乡建的澎湃动力。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在沙坪坝全面铺开,一幅“富春山居图”正在逐渐呈现。
王彩艳 陈佳佳 图片除署名外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