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 建设美丽乡村 描绘宜居画卷
第014版: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黔江
上一版 下一版 
黔江 建设美丽乡村 描绘宜居画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乡愁 各美其美
黔江 建设美丽乡村 描绘宜居画卷

    濯水古镇 摄/贺文胜

    游客在濯水古镇参与打糍粑

    太极镇效果图

    小南海镇张家寨

  核心提示

  濯水镇成功申报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风雨廊桥被评为“世界第一风雨廊桥”;

  小南海镇获评重庆市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小南海镇、水市镇获评“重庆最美风情小镇”;

  ……

  近年来,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结合市级重点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如今的黔江乡村,处处是景,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集镇焕新 群众乐享生活

  古镇萧条、商贾没落、无人问津……这些曾是人们对黔江区濯水镇的印象。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重庆渝东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濯水古镇,源于唐末繁于明清,辖区内民族特色突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

  2016年,濯水镇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城镇。

  濯水镇乘着这股东风,聚焦“生态大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建设,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元素,不断加强小城镇风貌建设,开展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提升乡容镇貌。

  走在濯水古镇的巴渝老街上,幽静雅致的四合院,沿江而建的吊脚楼,传统土家族建筑与徽派建筑完美融合,一股古香古色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民居风貌外观其实是不一样的。”黔江区濯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展现濯水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濯水专门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为古镇上每一栋房子都出具了单独的设计图,在保障突出个性的同时,使得整个古镇的风格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濯水累计完成房屋风貌改造590栋,拆除棚屋4000余平方米。如今的濯水镇,道路平坦宽敞、四通八达,鳞次栉比的村居纷纷穿上“新衣”,堪比环境优美的小公园,呈现出一幅清新美丽的生态画卷。

  建筑风貌的改造焕新仅是濯水涅槃重生的一个剪影。

  截至目前,濯水已先后获评“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地标名片1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镇”“阿蓬江湿地国家公园”4张国家级名片。

  在这些金灿灿的“国字号”招牌背后,是濯水镇在黔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生态大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建设,不断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场镇品质的成果。

  数据显示,目前,濯水累计铺装人行踩板2.5万平方米,绿化集镇街巷2000平方米,安装房屋灯饰1214盏;整治污水网管9000米,修建卫生厕所4905个,新增垃圾箱(桶)427个;改建国道319线集镇过境路1.6公里,油化集镇道路3公里,修建村组道路67.3公里。安装天然气管道6万米,用户达到1119户。

  下一步,濯水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镇、产业融合发展先行镇,持续推进“生态大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建设,全面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新濯水。

  匠筑乡村 描绘宜居未来

  挖掘机开挖沟渠、工人支模铺管……太极镇正在进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

  “这是太极镇2022年重点民生项目之一。”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太极镇加快推进辖区二级路新街片区、沿河段、农产品加工园入口等5个片区的雨污管网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污水排放问题,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目前,该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预计今年全部完工。该工程完工后,这一片区的污水会集中流入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通过将雨水分离出来,利用村庄现有的沟渠进入河道,达到清水入河的效果,从而实现治理河道、提升村民人居环境的目的。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仅是太极镇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的一个举措。

  在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中,太极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充分尊重传统自然村落风貌,注重满足村民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黔江区太极镇美丽宜居乡镇建设规划2022-2025》。

  同时,按照“一深化三提升”的总体要求,聚焦深化太极“和美”文化,突出一个文化主题、设计一个入口标识、增添一批生态绿植、修建一系列生态篱笆、营造一圈文化氛围、建设一套文体设施、建好一组文化宣传阵地,打造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从而实现环境有亮点、发展有特色、整区全覆盖。

  目前,太极镇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进村入组,硬化后的联户路四通八达,极具太极文化特色的太极广场、太极公园文体设施健全。

  “每天晚饭后,邀约三五好友来太极广场休闲建身,日子过得越来越安逸。”太极镇的村民们开心地说。

  下一步,太极镇将加快推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坚持规划引领,以问题为导向,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进一步细化2022年太极镇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项目施工设计。

  同时,大力激发镇党委干部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热情,建立健全镇领导包村、镇干部包组、村干部包片、驻村工作队包点、党员包户、群众包门前“六包”责任制,坚持每周镇村干部集中大清扫行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乡村建设的目标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村民既是乡村建设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

  因此,太极镇将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加入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一方面积极修订村规民约,建立起红黑榜单,常态化开展“五美”评比活动,每月根据村民庭院卫生清洁、屋内整洁、参与义务清扫活动等情况,通过“考评打分+积分兑换”的方式,晒“成绩”、晾“不足”、上“红黑榜”。

  另一方面,围绕“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4环节,按照“群众自觉干、干部自愿干、外包专责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日常保洁、日常监管、动态巡查、村民互评、考核奖惩等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美丽宜居。

  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乡土乡愁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隔山那个隔水又隔崖,土家那个喜鹊喳喳叫啊,蝴蝶双双落花台。”15秒的小视频,让极具土家文化特色的土家十三寨火了。

  土家十三寨,位于黔江区小南海镇北部,由13个原始古朴的土家山寨构成,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家吊脚楼群。

  这里集居生活着200多户1000余名苗族、土家族人,土家文化浓郁深厚,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哭嫁、唱山歌、摆手舞、刺绣、编织、蜡染等民族风俗和传统工艺。

  多年来,黔江区充分利用十三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总体原则,聚焦深度挖掘传承土家民俗文化,以十三寨为依托,大力打造“一寨一品”特色项目,助力十三寨高质量发展。

  何家寨是土家十三寨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寨子。因寨子里的人们酷爱唱山歌,并在老一辈的教导下,传承了许多土家传统山歌,被称为“土家山歌发源地”。

  近年来,何家寨以土家山歌文化为依托,突出土家山歌文化,打造山歌发源地,建设山歌传习室,以及影视传媒拍摄基地,吸引了数十万名游客前来打卡,感受土家文化。

  何家寨仅是十三寨传承发展土家文化的冰山一角。

  黔江区聚焦民族文化挖掘,成功打造了何家寨中国山歌发源地、摆手舞民俗表演、熊家寨土家体育竞技场等特色大院,吸引了无数市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2017年,土家十三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游客接待近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土家十三寨体验民俗、旅游度假。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在保持原生态土家族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提升十三寨院落环境品质。

  近年来,黔江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入户青石板连接路15公里,修建7座景观廊桥,极大提升土家十三寨景观质量。同时,投入1000万元,在十三寨建设完成生态停车场1万平方米,建成标准A级厕所3座,120盏路灯,建成污水管网10公里,两座污水处理站,3个生态处理池,板夹溪生态河堤10公里。

  链接>>>

  美丽乡村建设有“数”

  2021年,黔江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022年—2025年太极镇市级乡村振兴乡镇建设项目规划编制,濯水镇市级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基本完工;抓实设计下乡,完成冯家街道寨子社区“美好生活共同缔造”试点项目;完成旧房整治提升600户、房屋整治及环境提升347户,创建美丽庭院200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接下来,黔江区将聚焦民俗文化特色打造,通过深入挖掘土家文化,保留民族建筑特点,以太极镇乡村振兴集镇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建成市级美丽宜居示范乡镇。

  持续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动态消除农村新增危房,重点打造200个美丽庭院,积极申报小南海镇新建村(谈家寨、张家寨)和金洞乡凤台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

  贺娜 姚兰 图片除署名外由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