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经理,我们的花椒加工中心就快投产了,目前正在调试。”5月20日,江津区李市镇黄桷村,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花椒加工中心内,十多名工人正头顶烈日加紧施工。黄桷村党委书记王刚领着重庆农担集团第四分公司总经理龙余参观了一圈花椒加工中心。
黄桷村种植了3680亩青花椒,由于过去村里没有加工厂,椒农们只能卖鲜椒。“每斤鲜椒的收购价不过两三元,大头都被贩子赚了。”王刚感慨道。
36岁的王刚年轻时当过兵、在沿海一带闯荡过,一直就希望椒农一起抱团发展。去年8月,刚当上村党委书记不久的他,立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椒农意见,会上大家一致赞成建设花椒加工厂。
随即,王刚带着村支两委摸清全村花椒种植家底,四处考察调研,论证建加工厂的可行性。“既然要建,我们就建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加工中心,一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可实现标准化加工,同时能提高机器利用率,搞农产品代加工服务。”王刚的提议,得到椒农们的一致支持。
村里有设施用地,建加工中心的土地不成问题;村集体有施工队,有现成的泥水师傅;花椒烘干设备在江津能定制,无需四处跑。
土地、工人、厂家都解决后,最棘手的问题产生了——钱从哪来?
经测算,建加工中心(包括机器设备和冻库)至少需要650万元。“要是没有区里和镇上的支持,这对村里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王刚说。
为了筹钱,今年春节后王刚便四处想法:整合各种涉农资金以及村集体收入仅有90万元,无奈之下,他又找到同镇的三角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好说歹说借来20万元。但这点钱远远不够。
今年3月,王刚只好向镇上求助,在镇干部的帮助下,找到了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曾维友。当时,区里设立了500万元的“资金池”,建立起政府、银行、重庆农担集团共担风险(1:2:7)机制,放大担保贷款助力花椒产业做大做强。经过龙余多番考察,最后重庆农担集团为其提供了200万元担保资金。
冻库钱凑够了,但设备钱还没着落。为了不影响加工中心的建设进度,王刚又找到机器销售老板,打欠条赊来价值350万元的设备。
钱终于筹齐——3月底,花椒加工中心正式开建,并将于本月底建成投用。
令王刚喜出望外的是,周边椒农得知加工中心即将投用,当地石门镇、慈云镇等10多个乡镇(街道)的50多位椒农大户,找到他以每斤2.5元的加工费,提前预订了花椒代加工服务。
“等加工中心投用后,我还要带领椒农大干一场。”王刚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