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让热爱劳动的种子厚植学生心田担起强农兴农新使命 驶入“双高”建设快车道
第039版:T27 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 让热爱劳动的种子厚植学生心田
担起强农兴农新使命 驶入“双高”建设快车道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 项目驱动
南岸 让热爱劳动的种子厚植学生心田

    珊瑚鲁能小学的“亲亲农场”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意义。

  南岸区在实现“书香南岸,幸福教育”这一愿景的道路上,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驱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性谋划加强区域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因校制宜开展校本化特色实践,持续性共创区域劳动教育新生态,成为首批“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南岸劳动教育经验享誉市内外。

  统筹顶层设计

  构建五育并举新格局

  周日早上,珊瑚鲁能小学的学生芳芳早上欢快地走进校园,迫不及待地拿着叶子去“慰问”自己的好朋友“巧克力”和“冰激凌”了。别奇怪,它们可是该校“团宠”——可爱的小羊,在师生们的精细关照下健康成长。

  漫步在鲁能珊瑚小学里,这里仿佛是一个植物园,又仿佛是科学世界,又更像是成长乐园,孩子们在这里探索小鸡孵化过程,发现植物生长周期,种枇杷、做泡菜、制陶艺,人人不亦乐乎。

  “我们在7年的办学探索中构建了‘亲近自然、回归生活’的一体化劳动教育平台,解决了劳动场域缺失问题,让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都饱含着育人意蕴。”学校负责人说。学校目前建有集中的果园农场近4000多平方米,还有分散上千平方米的几块林地,利用三间教室改建为“陶艺工厂”,建成“鲁能厨艺教室”“鲁能洗碗车间”“水管安装基地”等生活劳动场域,让劳动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

  珊瑚鲁能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只是南岸区众多学校践行劳动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映射出南岸劳动教育的突出成效。

  南岸区早在2012年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际,就明确提出了“让动手成为习惯的”愿景,2019年,又率先建立区域劳动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将劳动教育作为课程领导力建设3.0行动区域核心项目全面推进。

  劳动教育越深入,越触及到深层变革,2020年南岸区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幼劳动教育的通知》,系统谋划区域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与规划,以全区域、全学段整体实施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劳动教学、劳动阵地建设、种子教师培养等项目为抓手,积极构建五育并举新格局。

  深化行动研究

  因校制宜开展特色实践

  走在劳动教育深水区的南岸,如何挖掘新时期劳动教育内涵,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南岸区确立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劳动教育的行动方略,深刻把握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积极选配师资,鼓励学校因校制宜建立并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及课时。

  为了准确把握新时期劳动教育内涵,南岸区开展专题调研、课改视导及劳动教育专项视导,举办劳动教育论坛,召开圆桌会议,相互碰撞、集思广益,产生出富有智慧的火花和切实可行的“金点子”。区教师进修学院遴选91名劳动教育种子教师进行培育,覆盖全区84所中小学、幼儿园,助推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优质化。

  “学校既要坚守新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又要校本化的落实落细。”南岸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要鼓励学校整合资源因校制宜设置劳动教育。

  东港学校的劳动教育是从田间地头生长出的一桌“土碗菜”,学校就地取材搭建劳动基地,竹筒为梁、竹篱为墙、茅草为盖、卵石为砖,因地制宜开设竹编、竹流水、木工等特色课程,让校园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土味”十足,沁润人心。

  校园的橘子红了,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尝到孩子们的劳动成果?龙门浩隆平小学充分结合校友袁隆平院士的“智慧创新,大爱无私”精神,围绕“橘子红了”这一主题,设计了“橘子de秘密”、“橘子de创意”等四个活动主题,让学生研究从种子到美食的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农耕文化。

  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迎龙小学把劳动教育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利用北斗村的“开心农场”,形成了村校共建的“北斗锄禾”课程实践基地,聘请了村干部、技术人员成为该课程的辅导员,与学校教师一起为孩子授课,同时借力社区资源,开展“我是小交警”、美化社区、环保宣传服务性劳动。

  向日葵、格桑花、柑橘、草莓、玉米、西红柿……栽种了近百种花木果蔬的“天台农场,万国花卉”劳动教育课程基地,成为城市中心的一方自然田园,天台岗万国城小学在此基础上探索多学科融合学习、游戏式探索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多年来,南岸区引领学校与时俱进、因校制宜建好劳动技术(通用技术)教室、校园种植场、养殖场、小工坊、创客空间等阵地,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劳动,一系列诸如天台农场、知行农场、隆平种植基地、益生蚕坊、溪果寻味园等个性化劳动教育实践层出不穷,孩子们通过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主题式学习,在心中深深地播下劳动的种子。

  挖掘劳动意义

  共创区域劳动教育新面貌

  “枇杷果刚刚上线就被瞬间抢购一空,我们自己想抢都抢不上。”珊瑚鲁能小学相关负责人说,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支持这一活动。

  这样的“秒抢”背后,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珊瑚鲁能小学植物园每年都会结出丰硕果实,除了开展采摘节、收获节活动,如何让其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学校与重庆慈善携手打造“慈善基金爱心小屋”线上线下购物平台,通过“爱心小屋”义卖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更多体验劳动岗位、劳动价值、参与公益的机会,助推良好的社会公益氛围的形成。

  这所小小的“爱心小屋”已筹集善款约15万元,全部用于石柱县桥头镇小学书吧共建活动,未来学校不仅送去书本,还将学校优质资源分享给那里的师生,携手互助走向美好未来。

  “新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劳动技能、职业技术教育,是引领学生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走向未来。“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要避免劳动教育的随意性、临时性、盲目性,重视对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在劳动体认、反思交流中培养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与品质。

  为此,南岸区对劳动内容、劳动形式、劳动过程等进行精心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家庭、社会强化认识,协调设计家庭劳动、社区劳动清单,汇聚家校社合力。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资源、组织校内外结合的劳动周、设计寒暑假劳动教育实践作业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本领。

  背靠黄葛古道的海棠溪小学建立起“古道映海棠,劳动育新人”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培训、组织学生在游人如织的黄葛古道上向游人提供向导和解说服务,通过这一特色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感知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

  八十四中学将中医药文化传承进校园和新时代劳动实践育新人深度结合,让学生在中草药种植及运用的劳动实践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今天,南岸区为学生埋下的一颗颗劳动种子,为孩子们点燃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就是致力于为他们、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种”下未来。

  何霜 杜林燕 胡忠英 图片由南岸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