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新县城第一大道——广东路 摄/宋开平 |
|
巫山博物馆 |
|
两坪乡仙桥安置点 |
|
巫山教育园区全景 |
核心提示
山水相连,江海情深。
巫山和广东,一个地处长江之畔,一个位于南海之滨,因对口支援缔结“山海之盟”,结下帮扶之谊。
30年来,广东省从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援巫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援助巫山县资金7.68亿元,援建项目500个,安置外迁移民7005人;实施扶贫项目100余个;补助农村危旧房改造500余户1862人;接受劳动力转移输出20万余人次。
完善基础设施 打好支援首战
熙熙攘攘的广东路全长3.22公里,是巫山新县城的第一大道,也是30年来广东对口支援巫山发展,助力巫山人民脱贫致富,共赴小康的见证。
1992年3月,广东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紧紧围绕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与巫山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协作。
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搬首淹移民大县,如何让辖区内移民“搬得走”“稳得住”,成为巫山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础设施建设是巫山当时最大的短板,严重制约发展……”巫山县相关负责人说,广东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将支援的首战从加强巫山基础设施建设打响。
第一部程控电话,结束巫山通信“摇把子”时代;第一座通往乡镇的国家电网变电站,帮助巫山实现小型水电站与国家电网第一次并网,告别“水大冲垮堰、水小红丝线”的尴尬用电局面;第一条硬化公路——S103省道巫山段,结束巫山全境无硬化公路历史;第一个工业园区——巫山职教工业园,解决了部分三峡后靠移民就近就业的难题;第一所独立高中——巫山高级中学,新增1000多个学生位置,成为全县“最美学校”;第一条生命防护栏工程,有效保障库区群众安全出行……广东的援建,在巫山创造了“六个第一”,为巫山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0年来,广东省始终坚持以帮助巫山“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县域发展短板”为工作重点,累计援助资金3.65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0余个,让一座移民新城崛起于高峡平湖之畔。
支持民生改善 建设美好家园
国以民为本。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
30年来,广东省急巫山之所急,想巫山之所想,全力支持巫山民生事业发展,精准助力巫山圆满完成移民新城迁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支援伊始,广东把工作重点放在教育、医疗、民政等民生事业方面,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巫山。
移民先移校,扶贫先扶智。“广州楼”"深圳楼"“珠海楼”……走进巫山第二中学,一幢幢由广东城市命名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凸显着巫山人的一片感恩之心。
“二中半数以上教学楼都是由广东援建的,解决了近3000个学生座位。”巫山第二中学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学校共有4300多名学生、280余名教师。学校各学科平均分常年保持在全县前三。
巫峡幼儿园、巫山中学、培石小学……从城市到农村,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幢幢教学楼,一片片读书声,无不体现出巫山教育事业在广东支援下的稳步发展。
30年来,巫山新建各类学校80余所,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容量3万余个,救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3万余名,有效解决了基础教育薄弱问题,为巫山的义务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创新探索“佛山模式”,累计投入150余万元,通过实行“1+2”联合办学(即学生在巫山职教中心学习一年,后转入佛山技校读两年,毕业由佛山高级技工学校发放文凭,佛山市发改委协助安置工作。),解决了巫山100名劳动力就业难和贫困学子读书难的问题。
教育只是广东省对口支援巫山民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30年来,广东帮助巫山大力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先后援助资金2000余万元,援建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笃坪乡中心卫生院、铜鼓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单位近50个,购置若干医疗设备,大幅提升城乡整体医疗水平。
大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累计援建福田、骡坪和庙宇等乡镇敬老院和福利救助机构8个,帮助1500余名独居、空巢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帮助100余名特困人员实现有家能归。
同时,对巫山13个乡镇和9个集镇移民小区实施综合帮扶。其中,江门市援建的朝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1500户移民(居民)提供服务;中山市援建的大溪乡官田村饮水工程解决了近300名移民的饮水困难。
打开产品销路 增强造血功能
不仅宜居,还要宜业。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对口支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帮助巫山增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巫山生态优势明显,出产的水果、中药材品质优良,但销路是个问题。如何有效打通销路,实现资源变现?
多年来,广东积极邀请巫山参加广东省农博会、广州市博览会等重要展会,支持巫山举办优质农产品推介会和招商引资推介会。
2021年1月,为推动巫山县特色农副产品打破“产销供”壁垒,解决农副产品“走出难”问题,广东还在深圳市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免费为巫山开辟出200余平方米的农特产品销售专区。目前,在该销售专区经营销售的巫山农特产品种类包括巫山脆李、巫山恋橙、巫山庙党、巫山腊肉等200余个特色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200万元。
在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巫山县先后在广州、深圳等地市成功举办“巫山脆李·李行天下”品牌推介会,巫山脆李卖进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在深圳成功举办首届巫山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和交易会,深圳卫视直播带货,巫山旅游、农产品等“生态宝贝”借力广东窗口走向广阔市场。
拓宽巫山农特产品销路,仅是广东产业帮扶巫山的冰山一角。
多年来,广东始终坚持“输血+造血”的对口支援模式。一方面,搭建招商平台。引导神女药业、鼎立元药业等一批企业赴巫山投资兴业,培育巫山白山羊地方品种,打造庙党、天麻等千亩中草药种植以及千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目前,相关产品已远销国内多地,带动了巫山中药材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另一方面,强化技能培训服务。培养致富带头人,帮助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大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吸纳巫山群众到广东就业,解决就业增收的问题,目前,已累计接受劳动力20万余人次。
链接>>>
广东助力巫山做大文旅产业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拥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如何将富集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旅游帮扶,通过组织媒体和旅行社推介巫山旅游、邀请巫山参加广州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措施,举办“广州情·巫山行”“看巫山红叶、品三峡全景”等系列营销活动,有效扩大了巫山旅游的知名度,推动了巫山旅游业的发展。
2019年以来,广东赴巫山旅游的游客人数逐年攀升。目前,已有累计超过1万名广东游客到巫山旅游。与此同时,许多巫山群众因此拓宽增收渠道,吃上“旅游饭”,通过参与接待服务、销售农特产品、流转土地、房屋出租等方式从中受益。
不仅如此,广东还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帮助巫山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其中,广州市援助1000万元新建神女峰游客接待中心,深圳基金会支援巫山游船公司的游船技改资金近800万元。针对小三峡的航道变化,广东又无偿支持巫山县打造了“广东号”“广州市”“深圳号”等一大批新型游船,增强巫山旅游接待能力。中山市援建的巫山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馆。
同时,重点援建了巫山机场连接道,协助巫山开通了广州、深圳航线等,进一步推动巫山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巫山机场已正式通航,其中由广东省援建的机场连接道成为了巫山县航空的陆上“大动脉”;现已成功开通至重庆、广州、深圳、杭州、烟台等9条航线,架起了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巫山打造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初见成效。
在便利交通的加持下,巫山旅游业成绩良好。2019年,巫山县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2年一季度,巫山全县接待游客384.5万人次,景区购票22.3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18.84亿元。
张亚飞 王琳琳 吴志杰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巫山县招商投资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