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云阳县泥溪镇协合村细雨霏霏,在食用菌高山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正在对黑木耳菌棒进行管护。
“今年全村发展了3000椴黑木耳。”协合村第一书记刘兵介绍,黑木耳采收后,将被送往工厂加工成包装商品面向市场销售,“如今,村上的农产品销售不再只依靠帮扶单位采购,我们也面向市场销售深加工农产品。”
泥溪镇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过去,协合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在帮扶集团的引导下,逐渐发展起鳅田米、黑木耳等特色产业。然而,过去村上的农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各帮扶单位认领采购,面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很少。
“究其原因是产业规模小,农产品销售以散装为主,而进入超市等流通领域还需要食品生产许可证,村上没有生产深加工农产品的资质,只能依赖帮扶单位购买。”刘兵解释。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协合村开始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之路:村集体通过与云阳县巴峡农产品销售公司、重庆重报电商物流公司、重庆市轨道轻轨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整合农产品资源、销售渠道和物流优势,进行农产品标准化、产品化、商品化生产,面向市场销售。
具体而言,云阳县巴峡农产品销售公司为协合村部分农产品提供深加工、品牌打造、产品推广等服务,并联系其他具有农产品加工生产资质的工厂为协合村提供加工、包装等服务;重庆重报电商物流公司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为协合村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重庆市轨道轻轨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为协合村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由“输血”变“造血”,让协合村有了自己的农产品加工商品和专属市场销售渠道。
“由于解决了加工、物流、销售等瓶颈问题,去年协合村村集体共收入48万元。”刘兵介绍,村集体收入的50%用于村上产业发展,20%用于村民分红,10%用于补助村上特困人群,10%作为村干部工作绩效奖励,10%用于完善村上基础设施,让产业发展惠及每个村民。
目前,协合村已打造出“三峡香米”“高山黑木耳”“鳅田稻”等农产品品牌,发展枸杞种植业250亩,黑木耳3000椴,乌梅582亩。截至2021年底,三年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累计销售农产品超过1300万元,实现利润1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