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峰 文化塑魂逐梦“双百”强企
第010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建峰 文化塑魂逐梦“双百”强企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新材料、新农化、新服务
建峰 文化塑魂逐梦“双百”强企

    建峰化工生产现场一角

    建峰化工主控室

    建峰化工包装现场

    建峰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现场巡检

  时序更迭,华章日新。

  今年一季度,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峰’)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等工作,营业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上市新产品数量、重点任务推进等指标成绩优异,实现利润总额领跑市属国有工业企业。

  跨越半个多世纪,历经三次磨难、三次创业,奋进新征程,建峰为何历久弥新?

  “‘服从大局、绝地重生、勇开新局、堪当大任’的‘816文化’,已融入到建峰人的血脉,为企业砥砺前行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建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建峰新材料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富伟年说。

  勇开新局 踔厉奋发续写历史辉煌

  走进涪陵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建峰,在巨大的机器设备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合成氨车间内各环节生产繁忙而有序。前不久,车间首台低氮燃烧器正式投用——通过降低生产过程中天然气的燃烧温度,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通过设施设备改造,我们实现了节能减排,生产效率也大幅提升。”在离生产线不远的中央控制室内,建峰下辖的建峰化工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鹍看着监控屏上的图像、数字高兴地说。

  而这只是建峰深耕“新材料、新农化、新服务”三大产业板块的一个缩影。

  在新农化方面,从2006年开始,建峰先后建成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装置、配套热电联产装置,工业产值翻了两番,利税贡献进一步提升。一、二化装置吨氨耗天然气以及二化吨氨综合能耗均创历史最低,连续10年荣获“全国合成氨能耗领跑标杆企业”称号,先后荣获“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2020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安全生产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工业互联网试点及“高效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数字化车间”认证,“高强度低缩二脲尿素”等4项产品获得重庆市重大新产品认定。

  在新材料方面,为改变“全厂吃化肥”的局面,建峰下辖的弛源化工建成了年产6万吨1,4-丁二醇/4.6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并以其高超的驾驭能力征服了国内外同行,创下国内同类装置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历史纪录。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醋酐国产化技术攻关,国产醋酐的成功试用,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外资企业垄断醋酐供应的历史,解决了国内同行业“卡脖子”的问题。2020年12月,弛源化工聚四氢呋喃产品首次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极大提升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在新服务方面,建峰从2013年便开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调试开车技术服务,培训实用新型人才,向世界输出“中国经验”。先后为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老挝、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巴西等国家提供工业技术服务。其中,建峰为孟加拉沙迦拉30万吨合成氨/53万吨尿素化肥厂提供了全程技术支持、业主培训、调试开车和保运技术服务,并帮助其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组织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建峰已搭建起“聚焦新材料、新农化、新服务”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产权重组、分类操作、改革调整、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整体思路也得到全面推进。数据显示,2021年,建峰全年累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62%;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长1.75倍;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67倍,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名列前茅。

  绝地重生 “816文化”托起企业复兴梦

  如今的建峰,各项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一片欣欣向荣。但翻开企业的历史档案,它却历经三次磨难、三次创业。

  建峰的前身为国营816厂,是三线核军工企业。1966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在涪陵白涛定点建设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

  一声令下,一支主要由工程兵和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队伍从五湖四海云集乌江之畔,开启了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传奇的豪迈征程。

  从1966年到1984年,6万多名建设大军凭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拿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崇高精神,不分男女、不分昼夜、不计工作时间、不计劳动报酬,用铁锨、风镐、炸药等简单工具,建成了“已知解密最大人工军事洞体”。

  有人测算,如果将开挖出来的岩石砌成0.5米宽、2.0米高的石墙,总长度可达1500公里,抵得上一个万里长城。

  1984年,党中央一声令下,“816工程”就地停军转民。工程停建后,“816人”何去何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3条路:一是等;二是散;三是干。

  1993年10月,经过5年争取、4年建设的“大化肥”装置终于试车成功,填补了重庆没有大化肥装置的空白。“大化肥”项目建成后,“816厂”得以实现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在当时三线建设大批“军转民”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核工业系统“停军转民”的一面旗帜,更是全国军工行业就地成功转民的一个典范。敢于开拓、甘于奉献的“816人”蹚过了二次创业的冰河封冻期。

  不过,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2014年,建峰出现自1998年以来连续15年盈利后的首次亏损。特别是2014年—2016年期间,受国际国内经济影响,建峰生产经营跌入谷底,新建的第二套化肥装置长期停车待气,搬迁论证的声音不绝于耳,严峻的生存危机几乎将建峰逼入绝境。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生于忧患的建峰人没有乱。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战略执行、实施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夯实基础管理……建峰人最终凭借自身的努力熬过了行业的冬天,2018年一举扭亏为盈,并保持了持续盈利的良好态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诸多殊荣,多年进入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重庆市百强企业,是“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中国信息化500强”“中国化肥制造业50强”企业。

  “回顾建峰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天斗地的奋斗史,是一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发展史,是一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化蝶蜕变、跨越腾飞的传奇史。”富伟年说,三次创业、三次磨难,建峰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一路走来,最为重要的动力就是“服从大局、绝地重生、勇开新局、堪当大任”的企业文化。

  堪当大任 逐梦百亿建峰、百年建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如今,建峰人并未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而是昂首迈向了新征程。

  “对于建峰来说,‘十四五’将是谋发展、求转型、做优做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5年。”富伟年表示。

  建峰将继续围绕“聚焦新材料、新农化、新服务”三大主业板块,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化医集团、渝化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强力推进“三个一”工程,实现建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建设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深化改革,确保两个平台在建峰党委统一领导下实现良性协调发展,力争尽快实现会师;全力落实化工企业“倍增计划”,通过提升产业素质、资本运作、投资建设,打造营业收入规模翻一番的产业基础。

  在新农化板块,将以建峰现有两套大化肥装置、三聚氰胺装置、两钠装置为依托,按照“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全力推进6万吨三聚氰胺产能装置节能改造项目、合成氨驰放气循环回收利用项目、年产5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二化尿素节能改造项目,深入研究CO2开发利用;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将以车用尿素、增效尿素为主,结合环保政策对肥料行业未来实现“绿色、健康,减肥增效”发展趋势,持续研发新型增值增效肥、固体水溶肥配方、富硒液体肥、富硒营养液、专用生物有机肥、稳定性功能肥等高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

  在新材料板块,在做优、做强主产品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持续保持装置高负荷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力争综合竞争力做到行业前列的基础上,以现有产业结构为依托,发展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逐步成长为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创新型企业。未来5年将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特殊化学品,以产业链布局为导向,短期发展PBAT/PBS等项目,中期发展甲基丁炔醇及下游、羟丁基乙烯基醚等项目,远期发展GBL、NMP、TPU、TPEE等项目,发展成为重庆地区主要的专用化学品及化工新材料供应商。

  在新服务板块,将做优做强建峰项目建设、开车、检修、维保等工业服务,成功打造中国一流的工业技术服务品牌,具备跨区域、跨境、跨行业的业务获取、资源整合能力。打造综合性生产性服务平台,具备集石油化工、热能电力及其配套公用工程装置技术咨询、调试开车、项目分包、设备安装检修、装置保运、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为一体的工业技术服务能力,实现新服务集约化管理,推动产业规模提档升级,实现新服务产值大幅增长。

  “以深邃旷达的眼光抓住新机遇,以勃勃朝气再续辉煌,我们的目标是把建峰打造成百亿级企业、百年老店。”富伟年说。

  文/李柄蔚 曾淑媛 图/崔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