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以来,重庆日报推出“大美重庆·就在家门口”系列报道(以下简称大美重庆报道),用精美图文向读者推荐了中心城区有代表性的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体育公园、滨江公园、坡坎崖及口袋公园。这些美不胜收的步道和公园通过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重庆日报微博以及重庆日报视频号广为传播,成为不少读者“五一”假期出游的重要参考,读者纷纷称赞该系列报道好看、及时、有用。
穿街巷走山林 唤起历史记忆
“大美重庆报道让我‘五一’期间专门回了戴家巷一次。”家住巴南区龙洲湾的市民胡瑜说,自己在临江门出生长大,对戴家巷比较熟悉。2008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父母一起搬到巴南区。她在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关于戴家巷的报道后,唤起了她童年的记忆。5月3日下午,趁着明媚的阳光,胡瑜和家人一起回到戴家巷寻找记忆。“变化很明显,很多地方都修缮了,但也保留了部分以前的痕迹。”胡瑜说,戴家巷的变化,正是重庆这座城市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完善变好的体现。
5月3日上午,家住南岸区茶园的市民孙聪然带着孩子,自驾前往巴南区南泉体验大美重庆报道中推荐的建文古道。“之前来过南泉几次,从来不知道有建文古道。”孙聪然说,前几天看到大美重庆报道,得知南泉还有一条环境优美又有历史感的古道,就计划“五一”期间带孩子来玩,在泡温泉的同时走一走这条古道,感受一下那段历史。重庆日报这组系列报道,挖掘了不少大家虽然知道却不一定了解内涵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在家门口就有不少值得去看看的好去处。
市住房城乡建委城市道路建设处副处长黄刚表示,大美重庆报道视角新颖,主题鲜明,让人们对重庆的步道和公园建设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此次展示的十余条山城步道,让市民在行走中感受城市的山水之美,感受原汁原味的老重庆,既让读者了解了重庆的传统风貌,又丰富了“五一”假期娱乐休闲的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家门口游山水 好看又有逛头
“在这条步道上工作,真的会让人产生一种满足感。”在北滨漫行步道上的随棠书苑内,实习店员刘烁说,北滨漫行步道给大家提供了散步观景的好去处,还给书店带来大量读者,让书店的氛围变得轻松而温馨。尤其是大美重庆报道推荐后,“五一”假期书店的日客流量常常超过1000人次。
“多亏这些步道,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游山玩水。”4月29日,在北碚区嘉陵江巡江步道上,59岁的市民陈芳萍为脚下的步道点赞说,她非常喜欢这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很多码头停用后就荒废了,没想到这里还能这么漂亮。”4月29日,外地游客黄月开来到磁器口码头“打卡”。与她同行的本地市民张晨雨表示,修葺一新的磁器口码头让他在朋友面前倍感骄傲。
“《长江万里图》简直就是九龙滩的画龙点睛之笔。”5月1日,在九龙坡区九龙滩,市民杨刚说,以前九滨路的河滩就是一片杂乱的荒地,现在不仅一年四季都有绿色,还有《长江万里图》、166舰等文化元素,既好看又有逛头。
家住金科十年城的市民陈先生认为,近年来,“两江四岸”变化很大。今年“五一”期间,他带家人“打卡”了大美重庆报道推荐的两个滨江公园,感觉很巴适,无论是休闲散步还是亲子娱乐,都能在公园里找到心仪的场景。
见缝插绿造景 景美心情也美
“五一”假期,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坡坎崖公园成了市民游玩的新选择。家住华润二十四城的居民冯小玲,这几天带着父母到九龙坡区凌江园游玩看江景,“这个公园高差大,爸妈腿脚不是很方便,本来担心他们来这里不合适。来了后发现公园主入口一侧打造了观江平台,设置了电梯和无障碍通道。这些设计很人性化,老年人哪怕是坐轮椅也能来游玩。”
渝北区黄山体育公园管理方、重庆珠江文体公司总经理张健告诉记者,大美重庆报道推荐后,黄山体育公园“五一”假期人流量明显提升,来园超过1万余人次。他表示,“五一”期间公园严格执行定时循环消杀、测温、核验两码、场馆限流等防控措施,为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以往附近难寻一个散步的好去处,如今开门见景,感觉生活品质一下就提高了。”“公园别具一格,景美连带着心情也美,幸福感满满当当”……住在北碚区缙悦公园附近的居民万兰和王珊说,“五一”期间她们常到缙悦公园散步,公园的美景让她们感到身心愉悦。
北碚区公园管理处主任袁彤表示,通过对旧城改造腾出来的边角空地“见缝插绿”打造景观,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还满足了大家娱乐休闲的需求,大家对此都很认可。(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