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能动履职切实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治防线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试行企业合规改革
第012版:思想周刊·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能动履职
切实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治防线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试行企业合规改革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笔谈(中)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能动履职

重庆市法学会检察法学研究会

  2022年,“依法能动履职”理念第一次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作为一种新的司法理念和司法方式,能动履职是检察机关自觉、积极、主动、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刑事检察作为刑事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指控犯罪与诉讼监督于一身,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因此,刑事检察要贯彻依法能动履职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守法律底线,严格在法律刚性约束下能动适用法律。每一个案件都关乎当事人的人生,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能动司法检察必须遵循法定主义。一是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要求,人权是法治的重要内容,法治是人权的确认和保障。刑事检察既是追诉犯罪的有力法律武器,也是“犯罪人之权利保障”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逾越法律规则、突破法律条文边界,任意地解释和适用法律,会导致冤错案件发生,并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二是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检察官要通过全面完整收集、运用定罪量刑证据,强化证据裁判,克服单纯追诉立场,既重视对被告人不利的量刑情节,也重视对被告人有利的量刑情节,确保量刑建议的客观性;既重视立功、自首、未成年人、防卫过当等法定情节,也重视和解、赔偿、被害人过错、责任分散等酌定情节,确保量刑信息掌握的完整性,为客观精准量刑打好基础。三是落实好“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符合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嫌疑人,检察官应当综合判定是否具有起诉的必要性,权衡起诉带来的与不起诉可能带来的效果之间的差异,切实做到“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

  秉承司法良知,在最大限度释放善意中追求司法公正。寻求司法结果与人民群众之间最大限度认同,是能动司法的宗旨。一要避免机械执法。检察官要做到“如我在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去审视、去判定,运用系统观念,把“天理、国法、人情”统一起来,让人民群众从形式满意到实质满意,从法律上的满意到法律与法理相融合的更高层次满意。二要有效开展公开审查、公开听证。检察官不仅要在申诉案件中多做、做实,还要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中加大公开审查、公开听证力度。对于案情重大、疑难复杂、社会关注、当事人长期申诉或者缠诉、检察机关拟抗诉等情形的案件,可以通过召开案件听证等公开审查形式,邀请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申诉人所在单位人员等参加,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息诉罢访。三要善于运用司法救助制度机制。检察官应当积极收集救助申请人是否困难以及困难程度的相关信息,因案而异、因人施策,以确保公平公正救助到位。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对被救助人提供精准、长效的“检察+”多元化救助,针对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探索与教育、卫健等部门成立司法救助工作小组,良性协作互动,确保多元化帮扶救助到位。

  强化创新治理,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能动履职要求检察官在案件办好后,能够结合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管理加强、治理创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强化效果导向。针对司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纠错、整改、处置等检察建议,推动有关单位纠正违法行为、认真履行职责、弥补管理漏洞、消除风险隐患,促进行业、部门、企业能够得到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方式的改进以及制度管理的加强,进而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运用案例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要通过冷静地办案,正视听、明是非、划底线、扬正气,把阐释法律规定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充分考虑地缘、血缘等因素,顺应社会的真实情感和要求,将法律评价和道德评价相契合,以此来树立正确价值观。三是更加注重案件诉源治理。实践中,有的办案人员释法说理不充分,导致当事人对结论不理解、不接受,引发重复信访。这就要求检察人员对群众诉求对症下药、提高效率,主动探索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和途径,把案件的前因后果理清楚,促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

  (执笔人: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陈玮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