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 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
第0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牢记殷殷嘱托 谱写巴渝新篇·城口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城口 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口 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

    厚坪龙盘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

    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城口亢家寨景区 摄/王荣

  核心提示

  城口,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20年2月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彻底告别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2021年8月,城口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年12月,城口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目标,要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一县一策”,抓实“五大振兴”,全面推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同步迈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加快建设“产业兴旺、就业增收、创业致富”的富裕乡村

  正值春耕春播季节,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村民深耕劳作的繁忙景象,明中乡的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播种独活育苗。

  “我们家种植独活已经有五六年了,风险低、效益高,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明中乡金池村村民郭永玖说。

  “我们按照‘一乡多品、多品一业’和‘名贵品种+主打品种+一般品种’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建设‘全县全域中药材种植示范乡’。”明中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全乡的中药材品种达到20多个,种植面积近2万亩,其中名贵品种太白贝母达到200余亩,主打品种独活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1万亩,已建成环山公路5000亩独活种植示范带和四合200亩五味子种植基地,中药材年产量达1500吨以上,农民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能带动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农业产业让群众有干头、尝甜头、有奔头,进而激活了城口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走进齐发养鸡场,一只只山地鸡在啄食,江学兵和他的工人们正在运输刚孵化出来的山地鸡小鸡仔。

  “我们的山地鸡跟外面卖的普通商品鸡很不一样,口感细腻、味道醇香,营养价值都要高得多。”庙坝镇养鸡大户江学兵提及自家养殖的山地鸡眼里放着光。

  这是江学兵到城口发展山地鸡养殖产业的第18个年头。2004年,江学兵初到城口庙坝镇,偶然品尝到山地鸡的独特风味,于是便萌生了养殖山地鸡的念头,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他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他也成为了庙坝镇山地鸡养殖产业的领军人物。

  “我的养殖场去年养殖规模大概有5万羽,今年到目前为止,就已经有2万羽了。”江学兵的山地鸡养殖厂房有9个,他将孵化的小鸡仔卖给当地农民,村民继续喂养至成熟后再卖到市场,这样不仅促进了当地山地鸡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城口县境内山大沟深坡陡,耕地面积仅占4.8%,有62.5%是25°以上的坡地,产业发展条件有限。我们只有依靠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发展好特色产业。”城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口将着力打造一批拳头品牌农产品,整合提升“城口老腊肉”“鸡鸣贡茶”等知名品牌,加快做响“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药谷”“大巴山碳谷”。目前,已有“三品一标”地理标志农产品98个,县级龙头企业32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7家。

  近年来,城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绿色强农、品牌富农之路,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发展现代山地特色生态效益农业,精耕细作“两种两养”优势特色产业,配套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产业,积极探索“后备箱”经济,促进错位发展、特色竞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布局合理、便捷畅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

  “我们要趁这几天天气好,把房间收拾出来,该洗的拿出来洗一洗,该晒的拿出来晒一晒,还有半个月就是‘五一’节了,要提前做准备。”一场春雨过后,天气放晴,彭绪桃的龙潭别院开始忙碌起来,购买食材、打扫卫生、清点床位……

  走进厚坪乡龙盘村,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宿映入眼帘,磨盘石路、水车、荷花池、临江垂柳……

  2017年,城口启动建设3个重点集群片区,厚坪乡龙盘村旅游集群片区是其中之一,依托得天得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气候,以及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龙盘样板”。

  “去年的毛收入有70多万元,每年要请10多个周边村民在店里务工,他们每年也能拿到固定收入2万多元。”彭绪桃说,得益于龙盘旅游集群片区的快速发展,也让周边的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目前,厚坪乡龙盘村旅游集群片区采取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和鼓励本地农户建设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新建和改建森林人家36户,接待能力已达3000余人。新建成2.5公里的生态休闲河堤和1.6公里的龙盘谷避暑观光休闲步道,旅游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原来破旧的泥土房瞧都没人瞧一眼,如今却成了网红打卡点,好多游客专门过来拍照、拍抖音短视频,也带动了我们黄金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东安镇黄金村党支部书记陈尚艮介绍,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试点资金收购村民3栋闲置土坯房,进行升级改造,目前黄金一号院、黄金二号院均已升级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老旧房改造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集体经济组织创造了收益。我们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市场主体合股联营,每年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让乡村旅游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陈尚艮说。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故土乡愁是城口乡村建设的一大特色,传统村落、农耕文化、乡土风味……给予游客误入“桃花源”、走进“田园诗篇”之感,让人流连忘返。

  当前,高速公路今年将实现县城通车,高铁也将启动建设,城口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建设,亢家寨国家5A级景区和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推进顺利,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岚天岚溪、厚坪龙盘等4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全面运营,河鱼两扇门集群片区30余家高端民宿已逐步投放市场,双河八台天寨集群片区启动建设,全县大巴山森林人家达到2000户、床位23000张。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诗意丰沛、绿色低碳”的生态乡村

  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

  “去年,城口县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曲茎石斛。曲茎石斛生长极其不易,不要看它不起眼,却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重庆裕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驻厚坪乡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罗洪说。

  石斛产量稀少,野生石斛更是难得,是名贵的中药材。厚坪乡依山傍水,漫山遍野的青冈树、松树,都为喜温不耐寒的石斛创造了极好的生长条件。

  生态是城口最靓的底色、最大的优势。城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让好生态变成好产品、产生好价值。

  自城口发现石斛这一珍稀植物后,与重庆裕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合作,探索建立石斛种植基地,石斛种植也成为厚坪乡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项目之一。

  “我们流转农户的土地,按耕地每亩700元、林地每亩50元进行补偿。同时,鼓励当地村民在种植基地务工,参与集体经济分工,这样既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厚坪乡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城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我乡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林间有水、水旁有村、村中有林。”河鱼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河鱼乡大力发展林下种养,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禽、林蜂,做强山地鸡、中药材、中蜂、干果“4+N”特色农产品名片。

  “近年来,我们在荒山荒地、河边路旁等区域种植柳树、柿子树等16000余棵,依托造林绿化和植被修复,已完成绿化140余亩,全面开展林业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助力乡村振兴。”城口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城口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厚植绿色本底。

  当前,城口在全市首批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完成收储37.5万亩,完成已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2亩,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国土绿化13.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2.5%,位居全市第一。

  加快建设“治理有效、管理有力、

  平安稳定”的和谐乡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如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城口在不断探索中给出答案。

  “羊耳坝、羊耳坝,穷山恶水鬼都怕,松油灯下补鞋袜,媳妇没脸回娘家。”“山青青、水上村,唱着山歌采山珍,辛福生活感党恩,八旬老翁少年心。”走进龙田乡联丰村下坝移民点,明黄色墙体上的两段民谣分外夺目,它们被命名为“昨日苦脸”与“今日笑颜”,这也是龙田乡联丰村基层治理的有效印证。

  “老郭,明天上午10点,我们组织志愿者去河坝捡垃圾哟。”“好的,一定准时到。”刚吃过午饭,老党员郭庭刚便接到联丰村第一书记蒋军军的电话,让他组织附近村民参加河道清理志愿服务。郭庭刚挂完电话就挨家挨户通知,不到半个小时,十几户人家全部通知到位,没有一户不愿参加。

  郭庭刚不是村干部也不是社长,与周边大多数群众唯一不同的便是他是一名老党员。为何他有这般号召力?这就是联丰村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成效。

  “我们村的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村一共有39名党员。”蒋军军介绍,联丰村以村委会为阵地,让全体农村党员“双亮三联四认领”,全村39名党员全部亮身份、亮承诺,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同时,为每一名党员设岗定责,16名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村党员结对帮扶75户条件落后农户,认领农村政策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管理员、重大事项监督员,通过这些党员的示范引领,把全村拧成一股绳。

  “姐妹们,下午我们把手头的活路忙完就一起去敬老院看看哟。”河鱼乡河鱼社区妇联主席陈天容在“妇女微家”微信群里发起号召。

  “因为城口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普遍是妇女、儿童、老人常年居住在家,在过去河鱼乡开展的基层社会治理各项活动中,发现参与者大多为留守在家的女性和老人。”河鱼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建立“妇女微家”平台,以“微家微信群”为纽带,通知各项事宜到村民,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给予村民文明积分,吸引了全乡上到70余岁老人下至几岁孩童共同参与。

  “‘妇女微家’让河鱼乡很多留守妇女走下了牌桌、走出了家门,主动参与社会自治,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各项文体活动,为乡村治理做出了很大贡献。”河鱼乡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治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龙田乡、河鱼乡的乡村治理案例是城口“党建+三治”乡村治理体系实践中的缩影。此外,“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街镇一法官”等工作机制,也有效推进了城口乡村法治建设。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小积分”成为“大账本”……近年来,城口巧妙运用一系列乡村善治之法,统筹推进党建、平安、法治、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网格化治理,连续11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获得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城口实践,逐步让群众从“治身”到“润心”,从“旁观者”到“主人翁”形成转变,城口的乡村正焕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刘茂娇 刘钦 周晓丰 杨鹏飞 图片除署名外由城口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