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濯水古镇 |
|
书法志愿者现场为市民书写春联 |
|
冯家街道寨子社区美丽乡村风光 |
核心提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俯瞰黔江广袤乡村地区,柏油马路交错相通、村庄农房错落有致、院落鸟语花香,一步一景,乡村之美在峡谷间舒展开来。
2021年,黔江区坚持让乡村彰显山地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黄溪镇茶山村、黄溪镇塘河村、水市乡茂溪村、小南海镇小南海村、石会镇中元村成功入选重庆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
为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乡村,2022年,黔江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地区生活品质,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画好“路线图” 重点打造特色小镇
阿蓬江畔,桃花溪边,官村景区成为一颗闪耀的明珠。
2021年12月,冯家寨子社区正式开园。碧水蓝天、园林阡陌、花海长廊、经果林园等乡村美景映入人们眼帘,迅速成为黔江美丽乡村的新名片。
“官村的古寨、阿蓬江的碧波、唤乡岭的生态田园,就是置身原乡、留住乡愁的重要元素,也是我们打造市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点的天然优势。”黔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乡村田园摇身一变公园景区,黔江区以冯家街道寨子社区打造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的核心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近年来,黔江恪守传承与发展的平衡,连点成线扩面成片建设山清水秀新乡村,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同频共振。
从大局着眼,黔江坚持让规划走在建设前头,按照城乡一体一盘棋,绘就乡村建设“路线图”。完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用性村庄规划,整体引导统一规范农房建设标准,严格规范村庄撤并,聚集提升村庄布局和规模。
从细节入手,延续乡村风貌特色,邀请“三师一家”专家团,围绕农房风貌改造设计、庭院美化、绿化建设等,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和主导产业元素,充分展现黔江乡村自然景观和传统风貌等原生形态,更大程度让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得以延续,留住“渝味”乡愁。
重点推进阿蓬江沿线62.6平方公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太极—金溪—水田、沙坝—石会—黑溪—白石、冯家—濯水—阿蓬江、中塘—小南海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小镇在黔江百花齐放,各美其美……
打好主动仗 持续扮靓人居环境
“垃圾有专人清扫,每天还有垃圾车定时清运。现在已经习惯将家里的垃圾装袋,封好扔进离家不远处的垃圾桶里,居住的环境也越来越干净。”一大早,黔江区石家镇关口村村民针汉华便和孙女清扫着房屋前人行便道的垃圾。
近年来,黔江区坚持“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活动,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现一村一景、一院一画,乡村处处绽放新颜。
巩固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深入开展财政补助农村户厕摸排整改,持续拓展农村厕所革命,推动农村厕所改造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全年将建设卫生厕所2000个。
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黔江成片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科学布局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新改建垃圾中转站、配齐垃圾箱体(收容器)、垃圾运输车等设施设备,在30个乡镇街道清理清运房前屋后农村生活垃圾,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实行常态化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
在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实施《黔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采用“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高负荷活性生物滤床”污水处理工艺,梯次推进农村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绩效评估,制定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管理制度,优化美化乡村环境。
补齐薄弱点 统筹提升基础设施
近日,黔江区太极乡村民李坤全望着家门口新修的人行便道,畅想着春季农事安排:“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下雨天满身都是泥。现在路都修到了家门口,真是方便多了!”
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2022年黔江区将紧跟乡村发展步伐,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聚焦乡村基础设施难点之处、缺位之处、短板之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提升农村地区幸福指数。
打通堵点,升级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今年,黔江将力争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0公里,重点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便民路,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农村公路与农业基地、林场、乡村旅游之间互联互通。同时,以粮食主产区和经果林、规模化蔬菜、烟叶等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着力解决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
紧盯重点,加快农村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在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农旅休闲产业集聚区等农村重点区域落地5G信号,同步建设农村和城市千兆光网、5G和移动物联网。拓宽光纤和4G网络覆盖面,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努力实现219个行政村活动室、卫生室、居民聚居区全部通光纤网络,城乡4G网络信号深度覆盖,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超过90%。
与此同时,建设投用罗家堡水库、开工建设茶园水库,建成望岭至太极二级公路、开工麻田至马喇、胡家坝至五里等三级公路,完善村内道路、广场晒坝和院落等场所的公共照明设施,一项项看得见的改造提升让黔江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基础更牢固,不断提升乡村发展潜力。
增强软实力 均衡供给公共服务
2021年,黔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区委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走进广大乡村小学校。青年教师和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口才、模特、舞蹈、美术、武术等特色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质课程让课堂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帮助乡村少年儿童群体健康成长发展折射出黔江区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懈努力。2022年,黔江区将打好“服务牌”,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方面协同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衡化,提质增效乡村建设“软实力”。
构建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办好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快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农村儿童早期教育、学前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师资力量,健全城乡学校牵手帮扶,鼓励青年教师支援乡村学校。
缩小城乡医疗保障服务“身位”,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统一城乡居民医疗标准和医疗报销政策,提升农村社区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在乡镇卫生院配备数字化诊疗设备,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提高乡村医生诊疗能力与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努力集中打造一批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室内固定放映厅、综合档案室,着力提升文化服务中心使用效率,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继续推进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让农民群众更加便捷获取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此外,黔江还在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建设拓展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和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链接>>>
数说乡村建设2025
建成宜居村庄50个,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改造乡村旅游路100公里,改造特色产业路300公里。
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32公里、0.4千伏及以下线路68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500兆瓦,实现动力电到村全覆盖。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65%,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对接率达到70%以上,加快推进渝东南以黔江为核心的区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数字化赋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依托“平安智慧乡村”视频监控系统,村民在网上看家护院、视频联络留守老人及儿童、协助开展安全巡逻和环境监管……近年来,黔江区试点打造“数字化乡村建设示范乡镇”,为乡村振兴战略插上“数字”翅膀,让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关键在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黔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黔江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互联网+党建”,加快“渝快办”平台向基层延伸,利用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网上渠道。2022年,黔江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57%,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25%以上。
唐楸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