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环绕的万盛城区。 通讯员 曹永龙 摄\视觉重庆 |
|
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远场暗室。通讯员 王泸州 摄/视觉重庆 |
|
市民在公园里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 通讯员 王泸州 摄/视觉重庆 |
核心提示
万盛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加快推动綦江万盛协同发展,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南部支点城市,着力构建渝南黔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4月11日,当记者走进位于万盛经开区的重庆万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简称浮法玻璃)生产车间时,机器人正挥舞着手臂,严格挑选合格玻璃产品。
“这些机器人不仅能自动识别合格玻璃,将其抓取到指定位置,对于不合格的玻璃,还会通过智能全自动碎玻璃回收系统进行重新熔化。”浮法玻璃负责人介绍,企业现拥有全球同行业最先进的动态玻璃检测系统,当玻璃从热端流向冷端,到达缺陷检测仪时,通过类似CT扫描系统的扫描,可快速识别玻璃产品中比头发丝还细小的瑕疵。
据介绍,近年来该公司每年都会投入5000万元实施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让生产环节更加智能。
浮法玻璃只是万盛经开区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万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目前,万盛正以市级高新区创建为契机,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计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加快产业转型 促进经济从“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色、单一向多元”转变
曾经的万盛,因煤而立、依煤而兴,后因缺煤而困,煤炭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一度高达72%,很长时间陷于“一业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困局。
2009年,万盛被纳入全国第二批资源型枯竭城市,开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怎么转?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发展思路是: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三管齐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从“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色、单一向多元”转变。
事实上,作为传统工业城市,万盛经开区制造业基础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转型不得不为,更遇上了好时机。”万盛经开区经济信息局局长成少斌说,围绕全市“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万盛经开区抢抓机遇,引进了多个智能产业项目,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包括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四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珠海冠宇,国内晶体晶振领域龙头企业惠伦晶体,全国最大的民用第三方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等。
龙头企业入驻只是第一步。“依托福耀玻璃、冠宇电池、惠伦晶体等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加快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全链布局。”成少斌说。
数据显示,万盛经开区已逐步构建起以新能源(储能)产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3”产业集群。
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光灿表示,今年万盛将以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大新能源(储能)产业规模,完成关键产业链条的链长企业和龙头项目布局,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实现产值100亿元;二是做精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产业,打造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三是做强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未来五年,万盛经开区将把工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形成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渝南黔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工业创新发展高地,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加快生态转型 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把颜值变为产值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这才是青山湖最美的姿态!”站在万盛经开区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青山楼上,居民陈元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加快生态转型,由“黑色”向“绿色”转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3个市考断面均达Ⅱ类水质、创历史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3年居主城都市区前列。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15.2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2%、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创建国家园林城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4个、市级绿色示范村5个,美丽宜居、绿色示范村庄占比达56%。
以生态转型为引领,万盛经开区还大力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挑战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长悬挑玻璃走廊,约几个好友在青山湖畔漫步,在板辽湖金沙滩奔跑嬉戏,吃麻辣鲜香的特色美食……这是游客“打开”万盛经开区的独特方式。去年,万盛共接待游客2650万人次,其中自驾、自由行游客占绝大多数。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十二大旅游要素,万盛将启动以国际化为引领的全域旅游‘第三次创业’。”万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依托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丛林蘑菇总动员乐园、凉风梦乡村等22个主要景区景点,万盛推动景区与周边环境、服务配套等一体化建设,同时推出30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加速实现“处处有景、时时可游”。
为发展全域旅游,万盛经开区正在加速构建覆盖全域的四级旅游集散网络,即以城区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为引领,万盛南(青年镇)旅游接待中心、万盛北(丛林镇)旅游接待中心为支撑,黑山旅游度假区、椅子台、青山湖、南桐镇旅游服务中心为支点,其他景区景点服务区为节点的旅游服务体系。同时,培育一批特色餐馆、特色民宿、特色店铺,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供给保障。
旅游火了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振兴。据介绍,万盛经开区将打造一批特色产学研基地,包装一批乡村体验类旅游产品,推出康养、探秘、亲子研学等沉浸式旅游线路。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为文化赋“活”,为商业添“能”,为旅游添“金”,有效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把生态颜值变为经济产值。
加快城市转型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4月10日清晨,万盛盛兴公园,居民黄春兰和邻居们正在这里跳舞。
“真没想到,这块让我们闹心多年的闲置地,现在成了我们的‘幸福园’!”黄春兰高兴地说,以前想约邻居们一起健身,总为找地方发愁,现在出门走几步就有公园。
盛兴公园曾是一块闲置空地。万盛经开区城管局和万盛街道因地制宜,投入70万元实施盛兴微型公园改造,新增绿化面积约500平方米,栽植了蓝楹、小叶榕、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小花满天星、海桐球、冷水花等植物,修建了健身步道和休闲回廊,增设休闲座椅。
实现城市转型是万盛经开区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化发展,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智能智管,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万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万盛持续推进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目前,万盛已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区,城乡公共交通、生活垃圾治理、集镇污水处理、光纤、天然气实现全覆盖。
“城市的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劳动要素、空间资源转型升级,离不开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与一流交通治理能力的支撑。”万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万盛交通规划主动适应城市转型的需要,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以加快对外通道建设为突破口,以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枢纽型交通节点为抓手,积极谋划“一空六高七铁”对外交通重大项目,打造中心城区南向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去年12月24日,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重庆段)全面建成通车,进一步缩短了万盛到达重庆中心城区和通江达海的时空距离。渝贵高铁、广涪柳铁路、新三万南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纳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江南机场纳入全市运输机场布局,为城市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坚持推动高路公路“大动脉”与农村公路“细血管”一体畅通。“十三五”末万盛经开区路网密度按国土面积计算为229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末提升15.2%。建设干线公路230公里,基本实现与周边区县、重点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通二级公路,建设“四好农村公路”565公里。
除了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未来万盛经开区还将以山为骨架、水为脉络、田为基地、林为绿脊、城市为内核,丰富植物圈层多样性、增强城山通达性,彰显“山魂之雄”;推动河道景观提升,建立海绵城市体系,重塑水清岸明,突出“水韵之灵”;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穿透式绿道系统,推进第五立面整治,守护“绿肺之厚”,让城市更宜居。
加快社会转型 坚持更大力度落实民生保障,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晨起锻炼,夜来健步,如今已成为万盛经开区居民的日常。
今年2月,万盛经开区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技术评估,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为社会转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万盛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通过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全面实施健康促进行动,让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目前,万盛已建成1个全民健身中心、10个全民健身基地、100个全民健身公园、1000里户外健身步道,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等各项指标均领跑全市;有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步道5条;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为79.2%,各级无烟卫生健康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无烟学校覆盖率为100%;35个机关、12家医院、16家学校、4家企业、41个村(社区)达到健康促进区创建标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此外,万盛还坚持更大力度落实民生保障,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如期高质量完成7个贫困村、1812户6298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进工矿棚户区、采煤沉陷区、城市棚户区“三区”改造,累计完成“三区改造”260万平方米,8万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新房子、过上舒适好日子。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就业,开展创业就业培训50余场次,组织各类招聘活动200余场次,帮助2万余群众实现创业就业。
——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7%,高中教育质量连续7年稳步提升。
——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群体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9%。
——交通实现城乡一体、景城一体、景景互通、村村相联,行政村通公交率100%,村民小组通达率100%,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下一步,万盛将进一步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煤矿再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升级版;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实现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推动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转型;以聚焦民生改善为重点,全面促进社会转型,共建共享安居乐业、安定和谐的美好家园。
万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