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开放平台重庆江津综保区的围网二期工程日前通过验收。(本版图片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
|
三月二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江津—万象)国际货运列车首发。 |
核心提示
江津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服务国家战略、助推重庆发展,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高质量建设珞璜临港产业城为抓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聚力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争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示范区,以实干业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3月2日,春阳正好。当天上午,伴随着汽笛长鸣,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江津—万象)首列国际货运列车从江津发出。
按照行程,这趟装载37个集装箱货值约400万元货物的列车,5天后就能抵达万象。相较之前依靠公路经云南磨憨口岸至万象的传统运输方式,时间缩短约一半。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近年来加快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打造并完善“一主两辅多节点”枢纽体系,着力推动南向开放。其中“一主”就是中心城区和江津。
去年10月,由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片区和江津珞璜物流园片区组成的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被纳入22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之一。江津珞璜由此成为“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主要承载地之一。
“中老铁路(江津—万象)国际货运列车顺利开行,标志着江津在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取得了新突破。”江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市重要的内陆开放前沿阵地,江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水公铁”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高质量建设珞璜临港产业城,争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示范区,努力为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作出更大贡献。
强枢纽、畅通道 高标准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月16日,江津区珞璜临港产业城工作大会召开。这标志着整合了江津综保区、江津珞璜工业园区和珞璜镇等优势资源的江津临港产业城,吹响了发展的“冲锋号”。
珞璜临港产业城总体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紧邻重庆绕城高速,拥有国家级开放平台江津综保区,重庆第四大长江枢纽港珞璜港、年到发货量达2000万吨的珞璜综合铁路物流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3月22日,记者在重庆长江南岸唯一的多式联运港口——珞璜港港口码头看到,堆放分散货物与大件货物的堆场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点存放货品。货品运载工具从老式货车变成翻车机、皮带机等新型机械,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重庆珞璜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自强介绍,面对疫情挑战,珞璜港仍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珞璜港开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水上穿梭巴士和珞璜-上海集装箱班轮,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形成有效衔接。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较2020年增长了106%。珞璜港与江津综保区联合打造的江津物流枢纽铁水联运示范项目成功入选重庆首批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重庆水运口岸扩大开放珞璜港区”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成绩背后是珞璜临港产业城建设带来的发展利好。”董自强表示,江津区不仅为港口集装箱运输提供资金支持,还积极协调调整货源结构。目前港口主要货源为贵州、云南等地的磷矿、煤炭等,正在办理粮食和硫磺运输资质,准备发展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物资和冷链物流。“借产业城建设东风,我们正加快港口扩能建设,力争‘十四五’末装卸货物量突破1200万吨。”
不仅珞璜港,江津区在“提升开放能级、完善枢纽功能”道路上“大动作”不断。
据了解,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先后开通了经钦州、防城港、凭祥等口岸出入境的铁海联运和跨境国际班列线路,从2019年7月开始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截至去年底累计开行了334列。
“2022年,包括中老铁路(江津-万象)国际货运列车在内,我们力争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数量突破500列,到发货值超过500亿元,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向班列的主到发始点。”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城将不断加强对外通道和门户枢纽建设,集合渝贵铁路珞璜南站、枢纽东环线珞璜东站、重庆绕城高速等交通资源,进一步完善“水公铁”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同时围绕枢纽建设打造高铁快运物流基地,探索高铁物流和航空物流协同发展,建设重庆内陆开放重要前沿阵地和综合物流基地。
扩平台、聚产业 高质量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动能
3月21日,德邦西南总部基地正式入驻珞璜临港产业城。基地设有智能仓储供应链服务中心、智能数字分拣中心、智能科技研发中心、企业管理培训中心、金融服务结算中心,将打造覆盖快递、整车、仓储、供应链等多元业务的综合性产业集群,预计今年营收额超过10亿元。
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企业,德邦为何将辐射渝川云贵的西南总部基地布局于此?
“公司选择落子珞璜临港产业城,正是看中了这里是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宝地’。”德邦快递重庆转运中心总监王聪表示,珞璜临港产业城平台优势突出、产业积淀丰厚、产业政策富集,“既有‘水公铁’多式联运的优越交通条件,雄厚的产业支撑,还有国家级开放平台的优惠政策,是做大做强物流运输产业的不二选择。”
据王聪调查了解,珞璜临港产业城的物流业态日趋丰富,正在形成完整产业链条——除了德邦西南总部基地,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场站已正式投用,全年吊装集装箱3321箱,可满足通道班列及周边企业集装箱堆存需求。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综保区冷链产业园也已开工建设,“未来几年,产业城势必成为重庆开放型经济产业集聚的一处高地。”
同样落户珞璜临港产业城的重庆中欧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斌对此表示赞同。杨斌告诉记者,中欧木业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正致力于推进“重庆国际木材及木制品交易平台”项目。依托产业城“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模式,企业将打造“集采、集运、集储、集散、集加工、集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未来有望吸引上百家商户入驻,带动木材精深加工企业集聚江津,可新增产值300亿元,进口贸易额10亿美元以上。
“去年,珞璜工业园已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余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5户,实现外贸进出口额约192亿元。”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珞璜临港产业城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挥开放平台叠加临港物流的带动效应,着力扩平台、聚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家居、纸质包装、新型材料以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集聚国际经贸、国际物流和面向国际的现代制造业,谋划布局“面向国内外市场竞争、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技术水平国内外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6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优服务、补短板 高品质建造重庆南部临港新城
采访中,针对“为何选择珞璜临港产业城”,德邦快递重庆公共事务总经理邹长龙讲了一个例子:企业入驻伊始事务繁杂,上千名职工吃住行都需要解决,光是大量员工停车问题就令他焦头烂额,“管委会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刻联系交警部门,第一时间为我们协调出两条园区支路作为临停点,解决了企业的大难题。”
邹长龙说,在整个项目入驻过程中,管委会一直派出专班为德邦协调解决各种急难愁困,大至运输通道遇到“断头路”、小至员工宿舍断水停电,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江津区亲商重商的良好营商环境、各级干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更令我们非常安心和感动。这无疑是产业城能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要原因。”
露珠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负责人朴一革对此也深有体会。露珠集团是韩国一家综合型美妆护肤企业,深耕中国多年,面向全球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作为江津区202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露珠生物去年6月入驻江津综保区,陆续研发出数千个配方,却在产品包装材料上遇到了问题。
“我们公司对产品包材有严格标准要求,而重庆本地一时找不到合适供应商,将直接影响产品上市时限。”朴一革说,管委会了解情况后迅即联系外省市相关企业,很快落实了包材货源。同时管委会放眼长远,抓紧筹划引进配套的包材生产厂家,为打造生物护肤产品全产业链奠定基础,“如此优质的服务让企业发展十分顺利。去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企业已完成第一批150万元产品订单,第二批次订单正在加紧生产中。”
记者采访发现,在珞璜临港产业城,很多企业都得到了管委会保驾护航。近期疫情反弹,管委会领导带头每天走访各自联系的企业,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带班值班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了企业生产和员工安全万无一失。哈韦斯特、众沃车业等企业产值同比增长超20个百分点。
“珞璜临港产业城作为江津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不能只满足于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更要着力优服务、补短板,高品质建造重庆南部临港新城。”产业城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标国际化城市标准,立足同城化优势条件、工业基础和江城山城特色,加快发挥‘以产兴城、以业聚人、以景美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效应,全面推动‘区、园、镇’融合建设和‘产、城、港’融合发展,努力塑造重庆南部高品质临港新城、开放新城、产业新城、品质新城的城市形象。”
对话>>>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对话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
本报记者 罗静雯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开放,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江津在助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方面,有些什么思路举措?3月28日,记者采访了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
重庆日报:未来五年,江津区在开放发展方面有些什么新的思考?
李应兰:开放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随着重庆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为江津开放发展带来新机遇。前不久闭幕的江津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着力建设“五地一城”(“五地”,即: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一城”,即宜居城市)。在开放发展方面,未来五年,江津区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形成联动周边、对接外埠、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新格局,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
重庆日报: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建设离不开交通发展,江津区将如何推动交通先行?
李应兰:确实,开放发展离不开交通的通达。我们将以“升级、加密、联网”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七干两枢纽”的水公铁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实现“半小时中心城区,一小时江津全域,两小时周边城市”通达目标。打通融城断头路,加快建设无缝衔接的融城通道,建成轨道交通过江段,争取17号线二期延伸至江津,加快成渝铁路菜园坝至江津段公交化改造,争取开工建设支坪、小南海、铜罐驿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快速便捷的内畅网络,更好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多式多向的外联干线,统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大力推进“水公铁”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推进渝昆高铁、渝赤叙高速、合璧津高速、江泸北线高速公路建设,提前谋划江津至重庆新机场通道,切实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重庆日报: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方面,江津区有什么打算?
李应兰:我们将主动适应制度型开放新趋势,坚持同城开放、错位开放、特色开放,发挥江津综保区开放引领作用,在深化对外开放中增强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抢抓全球产业链重塑机遇,做大做强生产型外贸企业,引导优势企业“抱团出海”、配套企业“借船出海”,加快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等贸易新业态,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高质量运行,争取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江津班列,建设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探索建设区域性高铁物流集散中心、综合性远程航空物流服务中心和西部国际冷链分拨运营中心。围绕“枢纽+平台+产业”定位,建成小南垭铁路枢纽和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着力发展新型加工制造业、特色物流业,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贸易新业态。力争到202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450亿元,物流货物进出口值突破200亿元。
重庆日报:在成渝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的当下,江津区将如何深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李应兰:我们将紧密对接川渝合作规划,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主体联动机制,巩固建设渝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协同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川渝特色农业产业带。大力推进跨区域交通一体发展,积极争取城际铁路江泸线等重大项目,建强主枢纽、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建设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四面山风景名胜区、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与赤水风景名胜区、佛宝国家森林公园抱团发展,加大与川南黔北地区的合作,协同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西南地区特色消费品聚集区、中国康养旅游“金三角”、中国名牌白酒“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