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0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牢记殷殷嘱托 谱写巴渝新篇·巴南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巴南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南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全景

    美利信生产车间

  核心提示

  2月,重庆·惠科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在巴南区正式开工。该项目用地总面积约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主要建设全自动化液晶面板后端加工生产线,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70亿元,巴南向打造500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和千亿级数智产业集群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宗申集团、重庆铃耀、惠科金渝、玛格家居……迈入虎年的巴南,一群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一批品牌产品相继面市。

  不仅是数智产业,近年来,巴南区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引擎”,把工业园区作为“主战场”,已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五大产业集群,实现了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的预期目标。

  做强重点企业

  “集群化”助力工业产值破千亿元

  多个2000升反应器安全运行,身穿无菌防护服的工程师熟练进行电脑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忙碌运转……走进重庆国际生物城中的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公司(以下简称“智翔金泰”)抗体药物生产车间,一批批药品走下生产线的同时,让人感受到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智翔金泰是重庆首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单抗类药物研发生产企业,目前已建成12条抗体药物生产线。

  总投资130亿元、全市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单体项目智睿生物;全市唯一、国内领先的重组疫苗生产企业博唯生物;国内一流的长效胰岛素研发生产企业宸安生物;以口服紫杉醇为代表的全球抗癌药巨头美国雅培克……如今,在重庆国际生物城中,像智翔金泰这样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已有80余家,九价HPV疫苗、白介素-17、口服紫杉醇、德谷胰岛素等16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在全市占比超六成,园区在研项目潜在产值达1000亿元。

  “类似智翔金泰和惠科这种规模以上企业,一直是我们招商引资的重要目标,同时必须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富有创新力的企业,集群集聚、‘上规升级’,让它们成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谈到。

  重点企业引领,集群化发展。近年来,围绕“一区五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国际生物城、南部新城、重庆高职城、惠民智慧总部新城、大江科创城)高质量发展计划,巴南区立足市场需求,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和培育服务,一家家新企业落地,一家家潜力企业成功“上规”。

  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巴南全区经济比重已达85%,惠科、宗申等规上企业成为市级领军企业,生物医药首批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全市首个MAH持牌人项目、100亿级预防性新型疫苗扩能项目、P3实验室和模式动物中心等一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形成了巴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强大基石。

  数据显示,2021年,巴南区规上工业企业已达277家,全区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6家企业入选市级重点培育品牌试点示范项目,全区工业提质增效明显,工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市前列。前不久,在国家工信部公示的2021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拟入选推荐名单中,巴南成为全国10个拟入选市(州)之一,也是重庆唯一入选该名单的区县。

  聚力科技创新

  “高精尖”跑出发展加速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第13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线上线下共40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家企业参展,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多款航空发动机受到广泛关注。

  不仅是宗申航空,本次航展上,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巴南区企业携近百种“高精尖”产品亮相,集中展现了巴南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

  承办“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助力“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规模扩大;设立重庆海智工作站,搭建海智人才引进、科技项目合作、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共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学院;吸纳全国8个创新团队加盟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布局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探索实施“1+5+N”创新中心管理模式,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谭建荣院士专家团队创新中心”顺利入驻;重庆西南果品营养研究院申请专利11项;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15.5亿元……近年来,巴南区科技创新举措不断,硕果累累,驱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创新驱动,依托的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聚集和创新生态营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据巴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全区近年来一直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生物城、经济园区创新平台,持续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同时注重招才引智,营造创新生态,从而下好发展“先手棋”。

  据了解,截至目前,巴南区已累计入库市级科技型企业3838家,总量全市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新增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2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仅重庆国际生物城就已集聚海内外人才3000余名、培育50余个项目团队、建立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巴南区联合多家银行,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企业以知识价值和专利技术就能换来“真金白银”。据统计,巴南全区已有153家科技型企业累计获得2.6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为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加快业务拓展增添了助力。

  优化工作机制

  “链长制”对口培育7大优势产业链

  2021年8月10日,位于巴南经济园区的市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腾龙5G巴南产业园开始试运行。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项目整体建成后可容纳1.6万至2万个机柜。

  腾龙5G巴南产业园规划建设8栋数据大楼,还将建设云计算产业基地、5G应用工业研发基地、腾龙大数据学院等,总投资超100亿元。让人惊讶的是,该项目从破土动工到试运行,只花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

  如此高效,来自于巴南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进,来自于巴南区对产业链链长制的坚决贯彻执行。

  2021年,巴南区启动产业链链长工作制,紧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生物医药、新型显示、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大数据和软件、物流电商7条产业链,由区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各产业链链长,制定“产业链链长制专项工作方案”“产业链招商图谱”“储备项目清单、目标企业清单、要素保障清单”等“一方案一图谱三清单”重点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

  “每个产业链都确定优势企业为‘链主’,梳理‘链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状况,立足‘一图三单’开展靶向招商;储备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提高招商精准度;招大引强,引进一批‘双十亿’级‘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培育一批‘双百亿’级‘链主’企业。”据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巴南区已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对“链主”企业和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统筹解决企业资金、能源、土地、用工、技术、运输、原料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各产业链链长长期深入项目一线,主动服务,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巴南持续做大做强惠科金渝、重庆铃耀、宗申集团等链主企业,合力推动建链补链及延链强链;转型开发大排量摩托车、航空发动机等重大新产品,其中高原航空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签约长安汽车B561、惠科显示模组等重大工业项目;重庆铃耀欧尚新车型上市,汽车产量增加2.5倍;美利信科技公司已成长为通讯结构件产业龙头。

  招大引强、转型升级之时,巴南区尤为重视低碳节能,绿色制造。据了解,2021年全区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为61千克标准煤/万元,较上年下降18.1%,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8%,已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已创建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以及1个市级绿色园区、3个市级节水型企业;通过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全区绿色发展成效突出,为巴南工业强区增添了一道靓色。

  链接>>>

  带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巴南区“科创在线”“专精特新”加速营正式上线

  3月7日,在2022年巴南区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大数据应用发展暨招商投资促进工作会上,巴南区“科创在线”、“专精特新”加速营正式上线。

  为全面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切实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围绕巴南“一区五城”和五大产业集群,探索“搭平台、壮主体、优生态”线上路径,加快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成果“双向”转化,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手段,强劲建设“科技强区”。“科创在线”板块,主要面向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设计了科创政策、高企培育、科技供需、生态圈、设备共享等子模块,核心解决企业对政策不清、技术难点、人才匮乏、设备不全、场地不足等系列问题,打通政策全流程、半流程申报兑付,实现“人不出门知所有、办所有、享所有”,精准服务、匹配和转化。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巴南区专门建立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联系机制,按照“一企一策一人”为“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相关部门到企业现场走访,为企业做“一对一”申报指导并开展“专精特新”政策申报宣讲;在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开设“专精特新”加速营服务专栏……通过创新驱动、梯度培育、精准帮扶等措施,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目前,在巴南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已达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入库培育企业近200家,涌现了一批如宗申通机、桴之科科技、理工清研的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均实现了规模效益双增长。

  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全区将按照《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继续推进“专精特新”加速营建设并联合多部门从资金、人才、服务、技术上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同时实施“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发展计划,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北交所上市企业,培育壮大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支撑作用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领带动全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巴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