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修复后的苦竹溪 摄\郭旭 |
|
海棠烟雨“口袋”花园 |
核心提示
城区处处皆花园,花园处处皆美景。
南岸区“海棠烟雨”是“巴渝十二景”之一。如今,这一历史文脉被注入城区的街头绿地建设中,以此为主题建设的海棠烟雨“口袋”花园,为南岸区增添了一道优美的景观,还被评为“重庆市最美街头绿地”。
如今,南岸区在城市品质提升中精心雕刻出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细节美”。近年来,在“发现重庆之美”的调查推选活动中,南岸区已收获“重庆市最美公厕”“重庆市最美劳动者港湾”“重庆市最美坡坎崖”等15个重庆市“最美”奖项。
南岸区正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打造最美城区。
从细节入手 雕琢城市美好
“城市基础设施好不好,市民最有感受和发言权。”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自去年以来,南岸区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细节难题进行品质提升。
停车事虽小,但却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创新思路,全面梳理市政边角地、已征待建等闲置地块,建设“小微停车场”来缓解停车难题。
刘家坪轻轨站附近桥下空间长期脱管,环境脏乱,附近区域停车难。南岸区投资118万元,采用BPR换乘交通+生态园区模式,实施环境综合整治5000平方米,把原来的荒坡变成公园和停车场,建设机动车停车位104个、充电桩停车位11个、大巴临时停车位6个、非机动车停车位72个,既改善了周边环境,又解决了市民停车困难。
如今,南岸区已通过盘活城市闲置土地、储备土地等资源,建立闲置土地资源台账146处,分类策划包装停车场项目82个,采取近期设置路内停车位和建设小微停车场、中远期推进规划停车场和停车楼建设的方式,着力增加结构性停车位供给。目前,南岸区已通过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建设小微停车场42个,新增停车位3209个,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四老”区域停车难。
路好不好走、走得舒服不舒服,老百姓心里最清楚。从去年以来,南岸区进行市政道路破损难题攻坚,扎实开展人行道完善提升、道路平整专项整治,消除“问题路”“投诉路”“曝光路”。目前,已累计完成天文大道、珊瑚路等40条78公里人行道整治,完成南滨路、江苑路等63公里63万平方米车行道整治。
南滨路是南岸区的门户形象地区,也是“两江四岸”核心区域之一,区里投资3270万元,完成了从美心洋人街到巴滨路交界处的道路精表处,全长18.3公里、面积36万平方米,较原路面整体抗滑性能提升了50%左右,更便于市民出行。
2021年,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将解决“如厕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新建了涂山路248号、兴隆社区等4座公厕,改建了92座市政公厕,切实提升了市民如厕的体验感和舒适感。
细节突显美。南岸区还在解决垃圾桶脏乱差及标识标牌标线不清晰、不美观问题上下足“绣花功夫”,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美丽城区 三分在建七分靠管
城市之美重在管理,智慧城管让大城生活更美好。
2021年,南岸区启动了智慧新城管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内容涉及城市管理行业的市政、环卫、园林和执法系统,以及审批、停车、“门前五包”、防违控违等专项监管内容,将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融合,通过数据治理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动了数字城管向智慧新城管的转变。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测试运行阶段。
在强化城管执法、提升管理效率方面,利用阿里云的数据算法升级了视频抓拍系统,自建了150路城市管理监控摄像头用于视频抓拍后,智能抓拍量从以前的日发现违规案件十几件,增长为日平均发现案件100余件,由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021年全区累计发现和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2374个,基本达到了“问题快速发现、处置精准有效”的良好效果。
南岸区的智慧新城管已开始延伸到方方面面,“智慧”助力城市品质提升。目前,南岸区搭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构建停车管理“一张网”,积极推进路内停车位智慧化改造,覆盖停车位316544个,实现共享停车位908个,建设路内智能停车位541个,将有效解决管理效率低、停车位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在南滨路上,建起了全市首座智能化潮汐公厕。公厕内的潮汐厕位,依托智慧公厕系统,自动优化男女厕位比,高峰时段适当增加女厕厕位,极大减少女性长时间排队如厕的困扰。同时,利用“互联网+公厕”模式实现公厕智能化监管,市民和游客可以实时查看厕位空余、厕内空气质量、温度等,提升如厕体验;公厕管理员也可以根据智慧公厕系统提供的公厕人流量、PM2.5、异味等数据,及时对公厕进行维护管理。
厚植生态底色 建设城市“口袋”花园
绿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擦亮底色才能提升“颜值”。
南岸区为扮靓城市绿化底色,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从建设“口袋”花园和坡坎崖绿化美化入手,增加城市的生态美;同时,还将历史文脉注入街头绿地,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打卡地。
在改善城区生态景观质量中,南岸区利用城区中的各种小型绿地、边角地、闲置地、街心花园等空间,计划打造30余个“口袋”花园,规模约11万平方米。这些“口袋”花园建设以“绿色、共享、民生”为核心理念,围绕市民日常需求,因地制宜增设座椅亭廊和健身器材、儿童设施;提炼本地文化特色,结合艺术手法,打造个性化的小品设施;梳理植物空间,补植花境植物,营造视线通透、色彩丰富、层次多变的植物环境,为市民提供特色鲜明、功能复合、宜赏宜游的绿色共享空间,让城区处处皆花园,花园处处皆美景。
截至目前,南岸区已完成了27个“口袋”花园的建设。
同时,坡坎崖绿化美化也有效提升了南岸城区的绿色生态品质。目前,南岸区已实施包括呼归石花阶、寸滩大桥南桥头、腾龙立交边坡、黄桷湾立交西侧坡地等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项目16个,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有3个项目获得重庆“最美”奖项。
据悉,南岸区还对居民区附近的坡坎崖进行整治,合理增加运动、休闲设施,增强绿地使用功能,建成黄桷湾西侧边坡公园、弹子石小学新区旁边坡体育公园等3个社区公园项目,建绿面积达10.8万平方米,实现了坡坎崖“变身”市民乐园。
绿色生态品质的提升,使南岸这座城区变得更美、更有品质。
链接>>>
“五长制”把城市管理延伸到街巷
南岸区南湖社区党委书记余建在城市管理中还有一个巷长的职务,在履行巷长职责中,她尽心尽责。
花园村打通巷长期堵塞,影响小巷的通畅。在打通这一“生命通道”中,余建积极协调,合理规划,最后解决了小巷堵塞的问题,也给辖区其它社区开拓了老旧小区解决消防通道不畅通问题的新思路。
近年来,南岸区创新实施了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工作,通过设置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把城市管理延伸到街巷,成立了由区长为总长、分管区领导为副总长、单位及街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五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有力推动了“五长制”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制定《南岸区“门前五包”“五长制”工作实施评价细则》,不断优化“五长”的运行处置流程,目前已建立起“一巡二问三劝四报五落实”的工作流程,以及“五长吹号、干部报到、协同整治、限期销号”的快速处置机制。
截至目前,南岸全区共有15513名“五长”,实现“五长制”区域全覆盖,基本达到“善协调、勤督促、强落实、有反馈”五长管理效果。去年以来,该区“五长”们共巡查发现和协调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万余件,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
治水为市民治出一座“滨河公园”
2月28日,位于重庆智谷核心区内的苦竹溪示范段位正式对市民开放。这段溪流的治理为周边居民治出了一座难得的亲水、近家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观景打卡的好去处。
苦竹溪治理项目一期位于苦竹溪上游,全长3.6公里,治理内容主要包含水环境治理、防洪水利、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及智慧河谷五方面建设。
目前,经过“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目标,形成了自然、亲水、崇美、重文、长效的智慧河谷。
“自从苦竹溪这段整治以来,大家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整治后带来的好处,河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环境变更好了,这个家门口的生态公园,让我们的幸福指数都提升了!”家住附近的刘大爷说道。
目前,南岸区正在推进苦竹溪治理项目二期,起于双河口,止于茶涪路,全长19.3公里,治理建设内容包括水环境治理工程、水岸生态修复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智慧河谷工程、地块开发及产业引入等,总投资约为8亿元。
苦竹溪治理项目二期实施后,对于改善南岸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协同建设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具有重要意义。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岸区城市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