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历史名校根深叶茂 幸福教育行稳致远
第0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牢记殷殷嘱托 谱写巴渝新篇·南岸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 历史名校根深叶茂 幸福教育行稳致远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岸 历史名校根深叶茂 幸福教育行稳致远

    十一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坊成员在校史馆为同学们讲解校友王良军长的成长经历和英勇事迹

    广益中学运动会主题开幕式

    辅仁中学足球健儿绿茵场上展风采

    长生桥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物理奥秘

  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检查,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等荣誉称号。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这是南岸。

  建成1所国家级科技示范校,5所市级科技示范校,建成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40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24所,创建了10个重庆市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特色学校。近5年师生获国际金奖84人次、国家级金奖392人次。

  “五育并举”硕果累累,这是南岸。

  课程改革从1.0迈入3.0时代,走在全市前列;集团化办学形成了“建、创、放、服”的改革经验,“南岸经验”在全市推广;开启中德项目合作,打造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建立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开启军地合力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先河……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这依然是南岸。

  南岸,一座与书香相伴,以幸福为梦的教育之城。一直以来,南岸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书香南岸,幸福教育”为发展愿景,传承、引领、推动区域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事实上,在南岸这片教育热土上,既有着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突破,也有着人文底蕴、深厚历史的积淀,一所所历史老校、百年名校,使这片土地文风兴盛,英才集聚,在岁月的洗礼与变迁中,为南岸大地积淀下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浓郁的重文兴教之风,也让南岸教育如一棵参天大树,根须深入大地,枝繁叶更茂。

  在这里,重庆市第十一中学砥砺前行110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广益中学以“增广学行,益国利民”的办学理念,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的“根”和“魂”;辅仁中学厚植五育并举土壤,培养体艺人才;长生桥中学深挖潜能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闪耀的星……她们的深厚积淀是南岸教育乃至重庆教育弥足珍贵的财富,她们的旗帜引领更是鼓舞人心的澎湃力量。

  时代前进的浪潮让南岸教育持续焕发光彩,厚重文化的滋养、传承,让南岸教育未来的“风景”更加值得期待!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从百年校史中读懂爱国情与成才志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创建于1912年。秉承“兴学强国,启智育民”的办学追求和“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校训。从2017年被海军和教育部授牌为“重庆市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承担起为国家培养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和指挥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到2018年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授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探索优质中学与顶级高校贯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新模式……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着公平正义的态度,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示范引领作用的教育集团。

  如何让校史活起来?如何为一所有着110年历史的老校注入更多生机活力?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以学好党史、校史为重点,将红色基因和学校精神结合起来,将启智铸魂和家国担当结合起来,以“读校史”“讲校史”“演校史”“编校史”为路径,让师生在同校史的对话中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对未来,让校史成为催人奋进的力量,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

  读讲校史故事

  赓续爱国深情

  2月底,重庆十一中文益堂内一派热闹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学校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学校史,讲校史”校史讲座活动拉开帷幕,历史教研组老师们深研校史、精读校史、带领全校师生重温校史。从110年的时间长河里,讲述一代又一代的十一中人为民族解放国家振兴奉献滚烫青春。

  通过老师们的讲述,著名校友、红四军军长王良的故事引起了师生们强烈的共鸣:求学六年,深受启迪;改名立志,救国护民。从黄浦军校五期毕业到参加井冈山根据地斗争,从参与三次反围剿到亲赴前线侦察敌情……他忠于信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如同灯塔般激励着十一中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除了老师讲校史外,重庆十一中还积极开展学生“学党史,讲校史”的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十一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坊”,这是一个以在校学生主动发起,邀请学校优秀青年政治学科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的学生社团。从2021年起,这群学生通过借阅校史文集、参观校史展馆、开展校史宣讲、创作校史诗歌、对话优秀校友等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校园里一群有着明亮精神底色、厚重历史底蕴的校史的讲解员和传承者。

  传承校史底蕴,践行教育使命,彰显时代作为,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一所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重庆十一中已经培养了3届海航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93名航母舰载机飞行和指挥后备人才,清华、北大“双学籍”培养录取13人,位居全国14所海航学校第一。从革命烈士到海空卫士,从陆军将领到海航精英,这种跨越百年的连接与传递,便是百年校史中关于爱国情怀最真实、最深情的赓续。

  编演校史故事

  久立成才大志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被赋予非同寻常的意义。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和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又恰逢重庆十一中110周年校庆,在这重大历史节点上,重庆十一中以每年一届的“大阅读活动节”和“科技嘉年华活动节”为载体,举行学生编演校史和校友科技讲座等活动,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构建健全人格,厚植家国情怀的教育追求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逐步实现,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在具体的成长体验中慢慢落地。

  在“大阅读活动节”中,重庆十一中丰厚的历史成为丰富的育人资源。学校波澜壮阔的历史,百余年间培养的一大批如卢佩章、吴敬琏、丁雪松、裴娣娜、陈家全等院士、经济学家、外交家、教育家、优秀运动员等优秀人才,都在学生的演绎中鲜活起来。

  在重现110年的恢宏校史的过程中,学生们重温国家发展史和民族复兴史,明白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总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更加懂得成才为国之要义;用心编写校友成长史,学生们在校友们的美好品质里续写个人奋斗的青春故事,更加懂得立志报国之根本。

  据了解,重庆十一中“大阅读活动节”始设于2015年,是重庆十一中2012年启动的“大阅读”办学特色下的师生人文素养的展示平台。学校以“大阅读”特色课程为统领,以全员阅读、全科阅读、全域阅读相融合的“大阅读”为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展示综合素养,打造书香校园,在全市乃至全国有着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全国百余个教育代表团来校交流学习。

  与“大阅读活动节”巧妙呼应的是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嘉年华活动节”,这场指向科学素养培养与展现的“师生盛会”,滋养着科技创新人才成长。2018年,重庆十一中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授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旨在探索优质中学与顶级高校贯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新模式,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理念得到落实。

  “阅读”和“科技”的办学特色,让重庆十一中的师生有着更深的积淀、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也让一届又一届的十一中学子有了更大的可能去激扬爱国情、实现成才志。

  一所学校的历史犹如一本丰富的、生动的、厚重的、流动的书,只有让师生真正地接触校史、了解校史、诠释校史、传承校史、书写校史,才能让这一本独特的校史真正“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让这波澜壮阔的百余年校史,散发出振奋人心的光辉,穿越历史的长河照耀在今天的每一位十一中学子身上,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承过去、迎接未来,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重庆十一中都在用独有的教育智慧,将厚重的校史转化为师生成长的精神粮食,融入“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大阅读”特色办学实践中去,为践行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的育人目标,追寻着教育的更高境界。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 做好“三篇文章” 点燃青少年“红色火种”

  从130年峥嵘岁月中铿锵走来,在逐梦前行中书写教育华章。广益中学秉承“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百年校训,践行“增广学行,益国利民”的办学理念,以资源整合、课程构建、活动开展为主要抓手,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的“根”和“魂”,着力构建青少年红色教育体系,为“书香南岸·幸福教育”内涵进一步丰富、品质进一步提升增添靓丽色彩。

  挖掘资源宝库

  为红色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邹容曾就读于广益中学,后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写成了名动天下的《革命军》一书……”广益中学校史馆中,“红色讲解员”正向学生娓娓道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邹容的生平事迹,引导他们坚定信念,汲取力量。

  这是广益中学依托校史,“活用”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革命精神、家国情怀的一个积极实践。

  红色资源就像一座精神富矿,需要挖掘教育价值,以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广益中学突出红色教育主线,采取“线上+线下”形式,下好“校史资源、区域资源、网络资源”优势棋,切实增强红色资源运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红色资源创新性转化与发展。

  挖掘校史资源,培塑红色传人,是广益中学的关键步骤。学校从百年校史深入挖掘邹容、李棠萼、王朴等革命英烈校友的动人故事;邀请知名校友回校,开展红色主题讲座;开展“知校、爱校、兴校”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由聆听者变为红色基因传承者。

  借助区域资源,发挥载体作用,是广益中学的重要着力。学校处于红色资源富集的南岸区,会定期带领学生走进《挺进报》旧址、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红色场所,在营造沉浸式教育氛围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切身接受红色熏陶。

  选取网络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是广益中学的强力补充。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知识竞答、红色影视、红色朗诵等多媒体方式,打破时空界限,让红色教育时时处处都能开展。

  立足多元化的红色资源禀赋,广益中学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激发了学生“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的远大理想。

  丰富课程类型

  培养师生爱国爱党情怀

  “作为五四运动中重庆学生的一支重要力量,广益学生自始至终斗志高昂地参加了运动,接受了新思想文化影响,充分表现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不管是参加北伐战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还是投身井冈山土地革命,参加红军长征,李棠萼始终跟随党的步伐,将青春与热血献给祖国”……

  一堂名为《浩然文峰 百年广益》校史选修课上,广益中学学生们如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类型多样、特色显著、内容丰富的红色教育特色课程,在广益中学还有很多。

  课程建设是推进红色教育的核心环节。在南岸区课程领导力建设3.0行动的推动下,广益中学确立“学、思、践、悟”的理念,围绕课程构建不同方向,在五益课程群中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红色文化与德育有机结合,开设“润泽经典 濡养心灵”阅读课程,设计充满红色元素的入学教育课程,为学生构建体验式、互动式、立体式的红色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比如,学校在“广益三宝”特色课程中(地理、足球、美术)纳入红色教育的相关知识,以红色文化为底色,建设了校友墙、名师墙、广益亭等人文景点,举行“铭记历史、立志启航”往返40公里远足活动,创新“诗意大方”“我的广益梦”等阅读课程。这些红色教育课程,形式上新颖、内容上与时俱进,也不乏生动与趣味。

  接下来,广益中学将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精神渗透进特色课程,提供给学生更多“红色养分”,滋养他们的精神血脉、品格气质。

  开辟活动阵地

  引领师生在实践中知行合一

  如何打造具有广益特色的红色教育活动,使其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

  广益中学的答案是:发挥学校主场域作用,围绕重要时间点和重大节日,借力校内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校外红色教育研学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保障有力、层次分明、特色彰显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在校内,广益中学聚焦“唱、看、读、写、讲、做”,天天唱响满载力量的红色歌曲,定期举办具有红色元素的文艺演出,年年举行激情澎湃的入团、成人仪式,燃情开展积蓄红色力量的歌咏比赛、朗诵比赛,还融合进了诗歌创作、读书征文、国旗下讲话等有吸引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课余生活,涵养了学生意志品质。

  放眼校外,广益中学制定红色研学旅行精品路线,引领学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场所,通过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意识,并铭记老一辈革命家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同时,广益中学还开展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已成为推进红色实践活动的一道风景线。

  在南岸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广益中学以红色教育点燃“红色火种”,引导学生站上大舞台,释放青春的独特光芒,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学校更是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等多项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

  重庆市辅仁中学校 用仁爱之光照亮孩子特色成才路

  在长江之滨,海棠溪畔,一所发轫于抗战烽火年代的巴渝名校——重庆市辅仁中学校(下称“辅仁中学”)如一株老黄葛树枝繁叶茂,荫庇一方已八十载。

  学校践行“辅人成才、辅材成仁”办学理念,秉承“进德修业,至诚辅仁”的校训,在南岸区“书香南岸、幸福教育”区域教育蓝图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孕育了“以仁培德,以爱育人”的德育品牌,凝练了可供借鉴的“双培扬长”课程体系,擦亮了享誉四方的体艺特色名片,走出了一条“抓质量提升 促特色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奏出教育强音。

  传承文化底蕴

  “仁爱”德育品牌润泽心灵

  “辅仁中学80年的历程,不仅是一代代辅仁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创业史,更是一代代辅仁人自强不息、奋发报国发展史,激励我们奋勇前行……”这是学生在聆听学校建校80周年系列活动之辅仁人·辅仁故事后的激动心情。

  辅仁中学创办于1942年,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辅仁中学,如何在传承中办出新时代的特色?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在“仁爱”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通过发掘丰厚校史,着力打造“以仁培德,以爱育人”的仁爱德育品牌,让丰厚校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依托国家课程,深耕内涵建设。学校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依托国家课程,梳理学科课程中蕴含的仁爱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资源,为学生立根塑魂。

  立足地方课程,丰富教育资源。学校深挖重庆历史和红岩精神,将仁爱文化从语文、历史等学科拓展到全学科覆盖,实现仁爱教育的整体化、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搭建教育舞台,开辟特色阵地。学校通过“课堂阵地”、“校外阵地”、“活动推进”、“家校联谊”4个平台,切实推进仁爱教育入脑入心、外化于行。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德育品牌日益成熟,学子们修身之气日益浓厚,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先后获“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先进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砥砺奋进破冰前行

  “双培扬长”开辟特色育人路

  生物课上还能调制香蕉酒、发酵面包?别好奇,在辅仁中学的生物课里,各类培养发酵、植物的无土栽培、食品制作等试验内容,让生物课堂散发出巨大魔力,圈粉无数。

  这其实是辅仁中学分类课程中的生物实用技术课,老师们针对学生年级的变化、知识内容的不同,开设对应课程。喻言老师说:“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孩子天性以及学习兴趣最大的解放,能让孩子有更多成长收获。”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辅仁中学有着光荣的办学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建校80年来通过卓有成效的开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时期如何聚焦课程建设,推动辅仁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学校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重塑辅仁教育的课程生态。

  学校改变以往陈旧规矩的教法,不断突破自己,构建了“双培扬长”课程体系,包含培基课程、培特课程、扬长课程三类,开设了50余门校本特色课程,并进行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找到乐趣,同时也让成长有更多可能。

  “双培扬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个性化发展,而且丰富了普通高中课程综合改革的基层实践经验,探索了普通高中学校的育人模式和特色发展路径。

  特色立校多元育人

  体艺领航让孩子拥抱精彩未来

  2021年9月,辅仁中学03梯队代表重庆市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获男子足球U18亚军,创造了重庆足球在全运会历史上的最佳战绩。运动员们不仅将奋勇拼搏、争创佳绩的精气神留在赛场,更让人看到了辅仁中学的办学魅力。

  “这场比赛展现了辅仁中学足球项目的强劲实力,与学校平日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息息相关。”有教育人士这样强调。

  “辅人成才,办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学校的孜孜追求,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发展、多元成才的舞台,让每个生命都精彩。”辅仁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罗小华说,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辅人成才、辅材成仁”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倾力打造体艺特色强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体育方面,学校将足球项目作为标志性项目打造,先后与重庆市体育运动学院、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深圳市足球俱乐部等单位开展合作,邀请沈祥福这样的资深职业教练员入驻学校负责学生的足球训练。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被输送到职业运动队和一流高校,培养出了40余名学生入选国少队、国青队,2019年,足球项目的雷欣洋同学凭借优秀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以足球项目为龙头,学校武术、田径、啦啦操、篮球等体育项目捷报频传,全面开花。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辅仁中学把艺术教育和“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搭建为学生提供版画、国画、剪纸、泥塑、合唱等种类繁多的艺术课程,建立各类艺术社团,几乎每名学生都加入了艺术社团,每人都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技艺。

  沐风雨、履坎坷,兴教业、行善举。建校80年,辅仁中学莘莘学子撒播四海、拔地参天。溯昔当抚今,来日犹可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不移走“抓质量提升 促特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

  重庆市长生桥中学校 潜能教育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最闪耀的星

  八十载风雨兼程不忘初心,积淀红色底蕴;八十载峥嵘岁月砥砺前行,哺育有为青年。重庆市长生桥中学校(以下简称“长生桥中学”)即将迎来建校八十周年华诞,办学八十载,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红色基因

  传承八秩荣光

  重庆市长生桥中学校,肇源于民兴中学。学校始建于1942年,受董必武委托,由重庆市著名报人周钦岳创办,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历史的老校。

  巍巍南山下,滔滔长江边。如今的长生桥中学紧邻南岸区政府,站在教学楼高处,一眼望去,轻轨穿梭而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学校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又有洗尽铅华的宁静。

  八十年薪火相继,使命如磐。学校秉承“长才雅度·仁德润生”的校训,坚持“潜能教育感悟人生意义·多元启智提升人生价值”的育人理念,以“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人”为培养目标,兼收并蓄,革故鼎新,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优秀人才。

  一路走来,长生桥中学脚步坚实,一代又一代长中人以执着之心、奋斗之劲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

  潜能教育

  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回望来路,长生桥中学始终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民族同向而行。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教育人如何展现新作为,共筑中国梦?

  “让每一位师生精神的种子里,饱含着自信阳光的基因,树立起超越自我的路标。”长生桥中学用潜能教育给出铿锵有力的回答。

  “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幸福。”校长袁道林深知,尊重学生差异,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其优势智能,才能让每位学生获得最大化发展。

  因此,学校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心分析,结合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遵循特色学校创建基本规律,在重庆市高中发展促进计划的指引下,探寻出了以潜能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之路,以期激发学生潜能,培育其优势智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

  多措并举

  助推潜能教育落地生效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潜能教育要如何落地生效,才能面向世界,培养个性人才?

  长生桥中学以系统性、发展性、个性化三大原则为宗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探索出了以学习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着力点,以任务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为学习模型的“润生课堂”教与学新模式,重塑了尊重、悦纳、自主、协同、创生的新型课堂文化,为学生潜能发展提供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还积极营造激发学生潜能的课程学习氛围,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展的学习环境。高端大气的教学楼、整洁大气的足球场、设施设备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学科专用教室,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激发潜能,学校着力实施以“课程公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并建设若干课程点,将学校打造成一座处处都是课程、处处都有文化的“课程公园”,目前已建成润生劳作、致远武术、惠美艺术等10多个课程基地,开发了30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其中“池塘养鱼技术与鱼骨画创作基础”等4门课程已成功创建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

  学而有法,习而有术。学校积极探索,为学生的学习创生了一系列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学校继续深化拓展一期、二期课改中的典型学习方式——学习型组织建设范式,以有相同潜能发展点的学生组成潜能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团队开展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潜能生长点,教师创生了70多个让人脑洞大开的教学小策略,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乐学、好学。在一、二期课改均为南岸区课改先进学校的基础上,三期课改,学校更是直指课堂,直指学生潜能发展的学习点,积极推进“融合信息技术的学习指导方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该项目现已进入中期,老师们为学生潜能学习已经创生出27个学习指导策略,录制27个“学习点金术”微视频,并在市区内外辐射推广。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素养培育,以“一园”“两誉”“七节”为载体,开发校本课程,着力实施科技体艺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厚积薄发

  展现蓬勃生长力量

  正处在新时期快速发展阶段的长生桥中学,通过潜能教育的助推,使“长才雅度·仁德润生”的理念与价值在学校全域中得以贯穿、演绎和实现,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使教师教育教学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得以激发,更使师生个性化得到彰显、丰实,让学生的潜能绽放如花。

  八十余载的革故鼎新和睿智求索,长生桥中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办学质量居重庆市同类学校前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无数长中学子从容自信地走在卓越发展的道路上,为实现“书香南岸 幸福教育”的区域教育愿景做出更大的贡献。

  杜林燕 胡忠英 张骞月 王玲美 王凤 图片由各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