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何坚持“动态清零”?判断“大号流感”为时过早白天送餐当暖心“大白” 晚上“云端”作良师益友民政部要求各地祭扫服务政策措施严禁“一刀切”紧急上岗的“话务员”一天打了1200个排查电话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临时性纳入医保
第003版:重报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时不我待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为何坚持“动态清零”?判断“大号流感”为时过早
白天送餐当暖心“大白” 晚上“云端”作良师益友
民政部要求各地祭扫服务政策措施严禁“一刀切”
紧急上岗的“话务员”一天打了1200个排查电话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临时性纳入医保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疫故事
排查涉疫人员信息 让数据跑在病毒前面
紧急上岗的“话务员”一天打了1200个排查电话

本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冉罗楠

  “您好,请问您是××吗?”

  “您现在居住在哪里?”

  “您现在的健康码是什么颜色?”

  “您向您所在的社区报备了吗?”

  ……

  3月20日早上8点,重庆高新区曾家镇龙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王静坐在办公桌前,对照疫情流调溯源中心下发的数据,开始拨打电话。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她就开始了“话务员”的工作,从早到晚不停地打电话,至今已持续了一周。

  为了让数据跑在病毒前,原本分布在重庆高新区各个部门、镇街的工作人员,紧急上岗成为“话务员”,每天拨打电话排查涉疫人员信息。

  “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我们都是从早上8点开始打电话,在晚上11点前结束。”王静说。但打完电话,工作并未结束——一天的排查数据还得录入疫情排查系统,有时候忙完已经是凌晨两三点。

  10点43分,坐了两个多小时没挪动一下,王静嘀咕了一句:“哎,腰痛,老毛病又犯了。”然而疫情不等人,手上的工作不能耽搁,她伸伸腰又一屁股坐下,把一张张写满排查信息的A4纸摊在身前继续打电话。

  实际上,不仅是王静。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的14人,是清一色的“女将”,在本轮疫情发生后都成了“话务员”。

  “座机、手机轮番打,就这一个星期时间,打坏了3部座机、1部手机。”王静笑道。说这话时,她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29岁的樊潇丹是走马镇社保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辖区一名青年志愿者。3月12日凌晨两点半,他接到紧急任务,调派到虎溪街道支援,担任“话务员”开展排查工作。

  由于在排查过程中要询问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刚开始很多人以为这是诈骗电话,甚至有人直接挂断了电话。但疫情排查要确保一个不漏,他又拨了过去。

  第一天当“话务员”,他就打了1200多个电话。电话打到晚上8点多,他实在撑不住了,一头倒在桌上就睡着了。

  “你们两个好好待在家,别出去乱跑,听到没?冰箱里有饭菜,饿了就热来吃……”

  3月12日早上7点,主动请缨支援抗疫的白市驿镇党员干部薛迪再次叮嘱12岁的双胞胎儿子。

  按照任务分工,当天她负责协助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二社区、三社区完成数据排查工作。一个又一个电话,不知不觉就过了5个小时。此时,她才有空拨通家里的电话。

  “妈妈你放心,我们上午在家做作业、看书,午饭也吃了,下午就在家里玩,不会出去。”儿子在电话那头说。

  “晚上早点睡,妈妈很晚才能回家。”又嘱咐了两句,薛迪挂断了电话,继续当起了数据排查的“话务员”。从早到晚,她打了几百个电话,在疫情排查系统里完成数据录入后,已经快到凌晨1点。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薛迪轻轻推开了儿子的房门,看了一眼早已熟睡的儿子,这才彻底放心下来。

  打开冰箱准备拿水喝时,薛迪发现冰箱里多了个橘子罐头,罐子上还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给妈妈做的橘子罐头,妈妈辛苦了!”

  黑暗中,她在冰箱前站了很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