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巴渝工匠 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第011版:笃行不怠建新功
上一版 下一版 
锻造巴渝工匠 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 开展补贴性培训179万人次
锻造巴渝工匠 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组织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新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立身之本,就业之机,发展之翼。

  “2019年至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拉开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序幕,3年之约任重道远。

  同年7月,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推动各区县、行业企业、培训机构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3年以来,市人社局围绕产业发展和就业稳定大局,高定位谋划全市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推进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筑牢重点群体就业防线,以技术赋能促就业、技能强企促升级,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多元发展的职业技能提升新格局,让技能型劳动者大军在重庆大地涌现出来、集聚起来、奔腾开来。

  从乡村振兴到全域振兴 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绿水青山”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市人社局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把扶贫培训作为重要内容,采取“农民夜校”“培训大蓬车”“田间课堂”“送培训下乡”等便民培训模式,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培训人员就肩挑背扛着设备进村授课;群众参训积极性不高,人社干部就走家入户作动员;技能脱贫信心不足,大家召集群众开院坝会,一笔一笔算增收账……全力培育一双“有技能的手”,“造血式”扶贫培训指导贫困群众端上“技能饭”、斩断“贫穷根”。

  技能扶贫只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其中一环,如何培育技能人才“生态环境”,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绿水青山”,还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努力。

  2021年,市人社局在万州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江津区等17个乡村振兴任务考核区县建设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在万州区、巫溪县、黔江区、丰都县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建设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高素质乡村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以技能大师为“带头人”开展技能“传帮带”,不断壮大乡村技能人才队伍。

  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是对乡村技能人才水平的一次检阅,我市代表团不负众望,取得3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6个优胜奖,成绩仅次于东道主新疆,金牌榜、奖牌榜双双位列全国第二,一展重庆乡村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精神风貌。

  从乡村振兴走向全域振兴,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进的重庆,技能元素生动鲜明,崇尚技能蔚然成风。

  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各区县人社局大力培训特色技能人才,将技能提升行动与百姓的幸福生活、产业的发展航向紧密相连,孵化出众多区域培训品牌,比如万州区“万州烤鱼”、渝北区“渝味乡厨”、南川区“南川巧媳妇”、开州区“开州金勺”、巫溪县“宁河巧姐”、秀山县“边城秀娘”等。各区县培养出一大批特色技能人才走俏就业市场,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以一技之长开启“薪”生活。

  技能人才在提升产业“硬实力”的同时,也为特色文化提供“软支撑”。

  不少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当地特色文化为根基,努力打造特色专业,逐步成为文化传承发展与现代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典范。比如彭水职教中心围绕苗族文化开设了多个特色专业课程;秀山职教中心以“秀山花灯”为核心,建立了秀山花灯传承基地等。如今,重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苗族刺绣和服饰、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綦江农民版画等领域的特色文化人才,凭借精进技艺扬名中外。

  从创新模式到服务提质 推动应培尽培、愿培尽培、需培就培

  从乡村到城市,一场场面向各类群体、推动技能提升的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地在重庆开展,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技能培训“大餐”。

  据悉,市人社局坚持“长短结合、集中和分散结合”,将培训班开到乡镇村社,全程做好跟踪服务。同时“量体裁衣”精准对接需求,创新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工单式就业“三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为劳动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别、多阶段的技能提升培训。

  订单式组织依托就业信息系统、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精准掌握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建立实名数据库,帮助有培训意愿的人员就近参与培训;菜单式教学立足于市民培训需求设置课程,让培训人员看单选择、分类培训,目前已开发出重庆火锅、小面、涪陵榨菜等72个专项职业能力标准,三峡绣娘、橘城厨工等141个特色培训项目以及11个职业培训包;工单式就业以稳定就业为目标,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导用工企业参与培训全程,将职业标准、岗位要求融入培训体系,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带创业的作用。

  “三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传递出培训的精度、力度和温度,让“才富”变成“财富”的通道更为通畅,人人都有机会涨知识、涨技能。

  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过程中,与创新培训模式并行的是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借助大数据功能让培训“触网可及”:市人社局建设启用全市智能就业培训平台,与“金保”系统、就失业系统并网实行资源共享;优化升级培训联盟实现跨区域培训,培训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培训机构及企业;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实施“百日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应培尽培、愿培尽培、需培就培,市人社局瞄准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用活集中课堂、线上课堂、实践课堂、流动课堂,采取“四个一批”落实培训扩容,即“请上来”集中培训一批、“跨区域”渝鲁协作培训一批、“走下去”分散培训一批、“送上门”统一培训一批,将职业技能培训在促就业、稳就业中的作用最大化,书写了“量质并举”的崭新一页,各类技能人才竞相“奔涌”向就业市场。

  从“一区两群”到走向世界 各方合力奏响“技能强市”协奏曲

  大渡口与忠县相距240多公里,因为人才协同发展的约定,他们把距离缩短为“0”,开展专场招聘会、精准培训会、挂职交流活动,共帮助忠县转移就业劳动力109人;江北区与酉阳县“牵手”结对,量身定制《江北·酉阳对口帮扶工作方案》,投入帮扶资金1070万元用于改善酉阳医疗条件和贫困劳动力培训;渝北区针对云阳县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涉及家政服务、电子配套、特色产业等,让上千名脱贫户拥有“一技傍身”……

  心手相牵、携手共进、同频共振。

  这是各方合力演奏的“技能强市”协奏曲。随着“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全市各区县形成横向合作、纵向联动、共同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使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层次、布局迈上新台阶。

  市人社局将培训资源共建共享、集聚创新人才作为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招。发放职业培训券,引导有培训需求的“两群”劳动力到“一区”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重点引育科学研究、金融经济、大数据智能化、工业设计等领域人才,支持“一区”企业围绕媒体运营、网络营销、健康照护、平台创业等新经济、新业态人才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

  目前,22个主城都市区为“两群”区县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6891个,开展就业培训52场次。“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突破区域限制,进一步畅通了重庆各区县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目光望向更远处,职业技能交流合作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我市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让技能健儿同台竞技展风采,让技能人才工作实现新发展。

  这3年来,我市共举办技能大赛241次,每一场比赛都是对外开放的技能人才盛会,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见证重庆参赛实力、办赛水平,折射出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突破与创新。我市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6金7银2铜9优胜佳绩,奖牌总数居全国前列、中西部第一;举办火锅、小面和中国菜全国技能大赛以及职业技能“云竞赛”,经验做法被推介到世界技能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44个国家和地区的698名技能精英来渝参赛,获人社部批准永久落户重庆举办;还有定期举办的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办100场以上“巴渝工匠”杯系列竞赛等,近年来累计辐射带动全市150余万人参加技能比拼,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3万余名。

  技能筑梦,手摘星辰。热血沸腾的赛场推介重庆城市品牌、展示重庆技能风采,同时也为技能人才培养升温,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全力培养一支优秀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技能强市”城市名片。

  从顺利收官到开启新程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砥砺前行,繁花满树。

  在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我市面向职工、就业重点人群、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共开展补贴性培训179万人次,超过国家下达目标任务1.87倍,培训涉及职业工种606个,已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培训项目、培训人员、培训补贴、培训机构全覆盖。

  增量、提质、扩面、升效,数据的背后,市人社局推动技能人才量质齐升,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有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扩展了脱贫攻坚的“重庆方案”;推动“尚技者”人生出彩,打造技能人才纵横驰骋的“黄金跑道”,培养了“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若干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引擎动能澎湃,未来重庆将以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动职业能力建设,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加充分的就业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

  顶层设计先发力,重庆谋划一盘棋。《“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相继出台,明确将在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上下功夫,力争2025年重庆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万人。

  展望“十四五”,我市将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和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培训载体多元发展、劳动者按需选择、政府加强监管服务的体制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双能”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头戏。去年11月,人社部批复同意重庆建立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今年我市将以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新建高技能人才国际合作先导区1个、“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2个、“巴渝工匠”创新发展聚集区4个,新建“智能+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市级孵化空间10个,支持区县建立本级“智能+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空间10个,探索“1+3+N”平台体系,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互促发展。

  除此之外,今年我市将围绕“体系建设年”主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体系,加快培养“铺天盖地”的技能人才队伍,持续推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打造中西部技能人才高地奠定坚实基础,一步步描绘“技能强市”宏伟图景。

  王小寒 阳丽 图片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