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历史文化根脉 绽放中华文明之美
第004版:聚焦202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涵养历史文化根脉 绽放中华文明之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涵养历史文化根脉 绽放中华文明之美
七省市党报联动邀请代表委员共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核心提示

  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日报携手新华日报、浙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四川日报、云南日报等省级党报,推出“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联动报道,邀请所在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结合当地实际,畅谈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思考、认识、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清尧:

  将重庆段打造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

  重庆日报记者 罗静雯 王亚同

  今年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明确指出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清尧近来一直在精心准备代表建议,建议将重庆段纳入重点建设范围,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

  曹清尧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涉及13个省区市,其中长江重庆段达691公里,占长江总里程的11%。重庆的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璀璨多姿,三峡历史名人名篇闻名于世,珍贵文物不可多得,自然风光旖旎多彩,三峡水库世界奇迹……重庆拥有与长江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全市长江干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5155处,拥有重要文化资源124处,长江三峡重庆境内共有核心旅游资源246个,在长江干流全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代表性。重庆段理应成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主战场”。

  曹清尧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自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就放在重庆,从此确定了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近年来,重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强力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长江重庆段水质常年为优,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上游责任”。

  曹清尧在调研中了解到,重庆以三峡文物为重点,加强长江文化资源和长江文物保护利用,已完成《长江三峡文化发展研究》等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出版《近代川江航运史》《千古三峡丛书》等学术专著60余部,推出《长江文明展》等展览,着力阐释长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区域特征及价值理念,形成了丰富研究成果。

  曹清尧认为,长江重庆段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基础扎实、重点项目成熟,最具备条件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推动文旅融合示范江段”。他呼吁国家相关部委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在政策项目上予以重庆适当倾斜,特别是在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和项目扶持,加大对重庆三峡文物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合理统筹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将重庆段作为建设重点,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同时,整合相邻省份和地区资源,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模式,真正走出一条新时代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路。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

  推动长江文化资源在更高层面上联动共享

  新华日报记者 杨频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就十分关注长江文化研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后,将从国家层面推动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贺云翱说。

  贺云翱建议,开展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科学研究,建立长江文旅资源数据库,加快制定建设规划,构建长江文化保护利用实践体系,推动长江文化资源在更高、更广阔的层面上整合联动共享。选择建设若干“长江文化地标”,形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

  各地要对域内长江文化资源、特点和价值系统有充分认知。贺云翱说,江苏是长江文化的富集区,也是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江海文化的交汇地,在长江文化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贺云翱建议,建立长江文化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持续研究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问题;加强对长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并分门别类地对长江文化的研究与践行等做出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

  做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大文章

  云南日报记 张寅

  “昭通正全力争取和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片区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表示,昭通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在这里交融;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威信县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留下了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如今,昭通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连接点,以及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双向大走廊。

  郭大进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片区建设将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生态筑底、文化塑魂,突出做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大文章。在文化传承方面,深入挖掘以金沙江、赤水河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凝练文化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全力推进水富市“港园城”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金沙江高峡平湖旅游观光带等一批特色景区景点,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度融合。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为示范,扎实推进金沙江、乌江等绿色生态带建设,着力推动乌蒙群山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实现流域发展与保护和谐共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郑晓幸:

  设立“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

  四川日报记者 郭静雯

  四川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区域,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郑晓幸带来了一份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他建议,参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做法,设立并召开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打造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品牌。

  郑晓幸认为,设立并召开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挖掘和梳理长江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有利于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一带一路”同步建设,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郑晓幸认为,论坛应坚持“政府指导、社会办会”宗旨,围绕打造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坚持品牌化、社会化、融合化发展。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组织开展前期调研、成立论坛筹备组,由国家相关部委、长江流域地方政府共同主办。

  郑晓幸建议,应尽快开展长江文化资源普查,建立长江文化数据库,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利用国家社科、文保、艺术基金等资源设立长江文化研究系列课题,加强流域内文物与非遗的保护和利用,探索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鄢福初:

  彰显长江文化的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

  湖南日报记者 刘燕娟

  “既要充分挖掘长江文化的精髓,彰显文化自信,也要结合现代理念和时代特点,弘扬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表示,要从长江文化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湖南湘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鄢福初说,从楚汉文化到湖湘理学文化,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湘江孕育和诞生了屈原“上下求索”、杜甫心系民苦、范仲淹“先忧后乐”等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当代文化资源来看,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既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也提升了长江生态带、长江文化带。

  今年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部署启动,湖南岳阳163公里长江岸线位列其中。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展示水天一色的巴陵胜状。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在鄢福初看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还要通过文旅融合,讲好长江沿线文化故事,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目前,湖南省岳阳市正大力实施最美长江岸线生态绿道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并率先启动湖南长江沿线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并将“讲好长江故事”提上重要日程,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熊召政:

  注重长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

  湖北日报记者 杨宏斌 通讯员 肖迪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须‘把整条长江放在心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表示,当前各地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形势喜人,但不能认为哪个江段“更重要”,要注重长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

  去年全国两会,熊召政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建议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多年来,作为著名作家和文化学者的熊召政,醉心研究长江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让他非常欣慰。熊召政表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立项和建设,是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成为强化国家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熊召政认为,沿江各地既要注重彰显特色,也要注重整体把握;要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长江文化资源,做好项目设置和景区设置;不仅要从整条江来宏观把握,还要从气候、地质、水文、生态、人文各方面综合研究长江保护和文化开发。

  熊召政表示,长江文化包括生态与人文,这两方面都要着力做好。长江文化具有多元性,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呈现的特点不尽相同,要认认真真地挖掘研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加以发扬光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

  以“大文化”价值观统筹引领

  浙江日报记者 何冬健

  亘古千年的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看来,长江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价值观的写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以千年传承的“大文化”来统筹引领,避免“一个城市起一个炉灶”。

  当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探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动力、有条件在此实现真正“破题”。

  许江认为,中国文化的忠信始于山水的忠信、历史的忠信、人文的忠信。了解长江,就是了解母亲河、了解乡土中国。他建议,根据长江的千里生态,做好全流域特色发展规划。

  “氤氲千年的江南文气与自然,共同造就了西湖十景。”他说,大文化要依托历史文脉,追寻大江的性格与气质,让江水在心中永远流淌。

  无论是荆楚吴越等地域文化,还是陶瓷漆器等器物文化,无尽的文化宝藏等待挖掘。只有充分涵养长江历史文化根脉,才能让包括浙江在内的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枝繁叶茂。许江说,打造文化长江,须打好文化产业特色牌,“能不能谋划长江文化节,由全流域各大城市轮流主办,传播长江情、展示江山美?”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