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轻人,为啥愿意“回流”?垫江 抓实东部新区建设 实现城市品质能级双提升
第007版:乡村振兴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些年轻人,为啥愿意“回流”?
垫江 抓实东部新区建设 实现城市品质能级双提升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2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年轻人,为啥愿意“回流”?

本报记者 苏畅

    2月14日,渝北区木耳镇,主城游客带着小孩在农小李生态农场体验采摘草莓乐趣。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2月14日,返乡创业大学生李伟在大棚里接听主城游客的预约电话。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汪冠军带领团队查看养殖场的情况。(受访者供图)

    2月7日,陈邦琼查看食用菌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虎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陈邦琼就忙开了,在位于永川区何埂镇狮子村的重庆市菌雅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里,她查看着一排排菌架上整齐码放的菌包,茶树菇、猴头菇、银耳等食用菌散发出阵阵菇香。

  陈邦琼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这位“80后”女青年,在上个月上榜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单。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曾几何时,乡村人才流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发现,我市农村像陈邦琼这样的“回流”年轻人并不少。他们的出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这届年轻人为何返乡?乡村应怎样吸引年轻人?

  吃百家饭长大的陈邦琼:

  和乡亲共撑致富“蘑菇伞”

  “小时候父母离异,家里条件不好,左邻右舍的叔叔嬢嬢经常接济我们,可以说我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幼时的经历深深地刻在了陈邦琼的脑海里,回报乡亲,是她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

  2012年,本在外打工的陈邦琼,听闻从小相依为命的奶奶突发白内障,几乎失明,她未做他想就辞职,和丈夫许向祝一起回到了老家永川。

  一次赶集,陈邦琼在一个卖平菇的摊位前停住了:“平菇一斤能卖到6块钱,买的人还不少。”她说,自己以前在食用菌基地打过工,和丈夫一合计,决定拿出手头20多万元的积蓄,种植食用菌。

  这20多万元是两人辛苦了多年的积蓄,但只够修建厂房内外的基础设施,引进菌种、菌包,购买恒温设备等,还需要不少钱。陈邦琼从银行贷款20多万元,乡亲们也都借了个遍,食用菌厂终于建起来了。

  2015年9月,正当陈邦琼憧憬着美好未来之时,厂内遭受鼠灾,“山耗子”咬破菌袋啃食麦麸。看着满地狼藉的菌包,她欲哭无泪,50万担食用菌受损,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哪里还有钱买原料,前期投入怕也只能打水漂了。”陈邦琼慌了神。

  “娃儿,我这里还有点钱,你拿去救急!”陈邦琼的姑爷爷听说后,拿着几张银行定期存折找上门来,总共有7万元。

  “姑爷爷,这是您的养老钱,我不能要!”

  “我相信你,好好干,一定能成功,以后连本带利还我就是了。”

  周围邻居听说陈邦琼遇到了鼠灾,都不请自来。一位老邻居拿给她一个袋子,看着里面各种面额的钞票,陈邦琼再也忍不住了:“小的时候你们给我一碗饭吃,现在我有困难,你们又来帮我,我会永远记着这份恩情!”

  食用菌厂重新投入生产,还引入了猴头菇、银耳菌等菌类,企业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产品供不应求。如今,陈邦琼的工厂式作坊已发展为产销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她连本带利还清了乡亲们的欠款。

  “钱是还清了,但乡亲们的恩情永远都还不清。”为了报答这份乡恩,陈邦琼建立起“公司+合作社”模式,3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她说,要把食用菌产业做大,为更多乡亲撑起一把把致富“蘑菇伞”。

  学农的“90后”大学生李伟:

  学以致用做出休闲农场特色

  2月13日,渝北区木耳镇五通庙村FarmerLi·农小李·生态农场游人如织,大棚里欢笑不断:“快看,西瓜长在空中了!”“这个草莓好甜呀!”孩子们手提篮子,挑选自己中意的水果。农场主李伟忙得脚不沾地,擦擦汗继续招呼这些小顾客。

  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李伟回到渝北区统景镇老家帮姐夫打理蔬菜基地,但忙活了一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而他也感觉自己空学了几年知识,派不上多大用场,有些苦闷。

  仔细分析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规律、渝北的区位优势以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后,李伟决定发展休闲农场:“初级农产品利润不高,只有延伸产业链,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在都市区、近郊区更应如此。”

  2019年,李伟在渝北区木耳镇五通庙村流转了55亩土地,选择西瓜、草莓、水果番茄作为主打产品,因为水果的采摘体验感更强,这三种水果的味道偏甜,更迎合年轻人和小孩的口味。

  他在农场的入口处,布置了一座花园。花园有两条小径,一条连接半坡上的水果大棚,另一条通往农场中心的池塘。大棚内的过道上铺满了木屑,游客不必担心采摘时鞋子被弄脏。在池塘旁边有两个集装箱,那是李伟的宿舍和办公室,吃住都在农场。

  风吹日晒,辛苦种植,终于瓜熟蒂落,李伟的农场开门迎客了。然而,畅想中的小孩嬉戏、大人怡然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偌大的农场游客寥寥无几。李伟懊恼得拍大腿:“只顾埋头耕耘,却疏于宣传!”

  从那以后宣传成了他的头等大事。李伟的农场采用空中立体方式进行西瓜栽培,他便放了一段视频到网上。没想到,“空中西瓜”的宣传效果出奇地好,很多网友点赞转发,农场也热闹起来。

  “今年,我们准备在农场内打造悬崖餐厅,另外还将建设茶室区,承接公司团建等业务。”李伟说,后续还将增加烧烤、垂钓、露营、农事体验等休闲项目。

  “农场的核心仍然是农产品。”他坦言,自己正在寻找更好的西瓜和草莓品种,提升游客的采摘体验。

  怀揣创业梦的退伍军人汪冠军:

  好政策让他脱掉戎装换“农装”

  2月14日上午,渝北区星光天地生鲜卖场,不到十分钟时间,就有两位市民选购了“忠州土猪”气调包装冷鲜猪肉。

  这是忠县美健达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该公司负责人汪冠军是位“80后”退伍军人,1999年应征入伍,2004年退伍后在浙江一家上市公司打拼,做到了区级经理职位,年薪近40万元。2012年,他辞职回到老家忠县拔山镇苏家村开始养猪。

  汪冠军为啥放弃优渥的年薪回家养猪?

  “我们这里过去没有标准化大型养猪场,而政府规划要建一个,还给了各种减免和补贴政策,很是吸引人。”他解释,自己一直有个创业梦,而且父亲在畜牧站工作,有过硬的养猪技术,所以他听到这个机会时几乎没有犹豫。

  汪冠军流转了500亩地成立公司,建立起忠县美健达生态生猪养殖场和标准化土猪繁殖基地。他每天都穿着工作服,在猪场打扫卫生,端起盆给猪喂食,看着一天天长膘的猪,他的心里就很踏实。

  2017年,汪冠军遇到了销售难题:“我们的市场主要在本地,鲜肉销售淡季时价格波动较大,猪肉不好卖。”

  他决定开发新的产品。在鲜肉销售淡季,他采用乡村传统熏制技术生产腊肉、香肠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向全国。

  2021年初,遍访重庆主城各大型超市后,他发现在广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盛行多年的气调包装冷鲜猪肉,在我市是一个新兴的产品。这种产品使用复合气调保鲜,与普通包装的“白条肉”相比,保鲜期更长,口感更好,价格更是高出25%左右。

  说干就干,公司在同年5月实现了新产品的初投产,首批气调包装冷鲜肉投入到忠县两个大型超市,但市场反应却并不是很好。

  “或许是消费习惯问题?”汪冠军把目光投向了重庆主城商超卖场。带着产品和检测报告,他到重庆各大超市推介产品,同时邀请远东百货、新光天地等多家卖场负责人到养殖基地和食品加工实地考察。功夫不负有心人,2个多月后,“忠州土猪”牌气调包装冷鲜猪肉系列产品入驻了30多家重庆主城知名卖场,销售额节节攀升。

  去年,汪冠军的养猪场出栏商品猪近1万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现在,他的养猪场存栏母猪有1000多头,并成功打造“美健达”“忠州土猪”两个知名品牌。

  专家访谈>>>

  重庆社科院研究员丁忠兵:

  优化政策环境 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

  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引青年、留住青年及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

  如何吸引青年返乡发展乡村产业?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丁忠兵表示,首先需要转变青年人对农业农村的认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青年人更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增强他们返乡创业就业的意愿,让他们相信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形成浓厚的返乡创业氛围。

  其次,乡村要优化经济结构,丰富产业类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政府应在土地流转、产业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降低返乡青年创业门槛,在产业体系不完善的环节还需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返乡创业青年发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同时,返乡创业青年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但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要加强对返乡创业青年的技能培训和“三农”知识教育普及工作,提升青年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

  此外,乡村要完善公路、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解决返乡创业青年社会保障问题,为返乡青年投身乡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能留在乡村长期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