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体交通初形成 摄/叶星箭 |
|
城东小学新貌 |
|
三磊玻纤全景图(工业园区) |
|
黔江金溪镇榨菜厂收制榨菜 |
黔江地处重庆与长沙、武汉、贵阳三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是重庆乃至成渝地区南下东进、武陵山区互联互通的“桥头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唯一交汇点。
过去的5年,黔江绘就了一幅砥砺奋进的波澜画卷。2017年,是“决战脱贫摘穷帽、国卫创建显奇功、市级考核大逆袭”的一年;2018年,是“交通枢纽增动脉、乡村振兴创示范、全域旅游大突破”的一年;2019年,是“电商交易破百亿、产业升级强支撑、区域协作大推进”的一年;2020年,是“疫情防控大决胜、突出重围夺5A、城市品牌响四方”的一年;2021年,是“千年梦圆同小康、片区首创高新区、百年大业启新程”的一年。
如今,黔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城市集散、对外开放、产业培育等硬核目标加快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期,在黔江鹅池镇,每天早上八点、傍晚六点,村头寨尾的“大喇叭”会准时响起,向村民宣讲乡村振兴工作等。“我们计划在现有基础上,高标准打造羊肚菌、蚕桑、茶叶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力争在5年内实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鹅池镇党委书记庞东对乡村振兴信心十足。
三大攻坚战取得的明显成效已经成为黔江推进乡村振兴的牢固基石。据介绍,5年来,黔江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4.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全市最大的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为武陵山区首批脱贫摘帽区县和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乡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率、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黔江还整合涉农资金6.2亿元,实施项目237个,帮助2.2万名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消费帮扶1.1亿元,消除返贫致贫风险942人。同时,以太极镇、金溪镇等5个重点乡镇和冯家寨子等62个重点村(社区)示范带动,分层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今后5年,黔江将持续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黔江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强对易返贫致贫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支撑作用,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升,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家园、涵养山水田园、打造幸福乐园,建成宜居村庄50个。
提升教育卫生旅游等城市集散功能
2021年12月24日,黔江中心医院划转为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签约仪式在重庆大学举行,黔江中心医院成为了重庆大学第五所直属附属医院——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作为渝东南地区唯一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黔江中心医院为武陵山片区百姓提供优质卫生健康服务发挥出重要作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在武陵山腹地的渝东南医疗水平普遍较低,百姓有点疑难杂症,就得往邻近的恩施州或重庆主城去治疗,往返极不方便。”黔江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面完成黔江中心医院“三甲”创建后,黔江还建成13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渝东南分中心、18个区级医疗质控中心、15个重庆市二级传染病救治中心和重庆市急救中心黔江分中心,民族医院成为武陵山区规模最大的民营医院,区级医院服务能力在渝东南处于领先地位,医疗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区外来黔就医人数占比达到32%。未来,黔江将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成投用中心医院正阳院区、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构建“3+4”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体系,外来就医人数占比将提升到40%以上。
在关乎百姓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教育和医疗同等重要。2021年,黔江全区新增学位1.2万个,各类在校学生突破12万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正是黔江近年来教育区域集聚能力长足发展的生动写照。目前,黔江拥有渝东南唯一的2所高校、3所市级重点中学和1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保持渝东南领先。今后5年,黔江将重点建设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于一体的渝东南教育中心,区外来黔就学人数占比从21.4%提升到26%以上。
2021年12月19日晚,在濯水古镇阿蓬江畔,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落下帷幕,众多歌者、乐者以及非遗传承人怀着对民歌的热爱,歌唱美好新生活。这仅仅是黔江旅游集聚能力不断彰显的一个缩影。目前,黔江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全区将在已有的1个5A、7个4A景区方阵基础之上,围绕“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建设目标,坚持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创建城市大峡谷5A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夯实基础打造区域性对外开放高地
2021年,黔江加强对外开放与区域协作,开放基础逐步夯实,区域协作走深走实。
在开放基础方面,渝怀铁路开通动车,黔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加快建设,黔江东南环线高速公路工程形象进度达78.5%,黔江武陵山机场改扩建项目基本完工。80万吨铁路散堆货场建成运营。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6家,进出口总额增长26%,成功申报全市首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新签约招商项目47个,到位资金24亿元。
在区域协作方面,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分别与广安、南充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蚕桑丝绸产业战略合作。抢抓“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成立“重庆高新区·黔江产业合作示范园”,实现横向生态转移收入3.2亿元。
2022年,黔江将继续提升对外通道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对外贸易,加快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启动高铁站房及配套工程建设。建成黔江东南环线高速公路,完工黔江武陵山机场改扩建项目。推进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黔万高铁、广垫忠黔铁路、黔务高速公路、黔利高速公路、黔江武陵山机场跑道延伸等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性对外开放高地,启动450万吨铁路集装箱货场建设,开工渝东南智慧商贸物流园和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加快打造区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档升级乡镇电商服务站点。
强化招商引资、厚植发展潜力。通过实行“招接建管服”全流程招商服务,着力推进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聚焦“3+2”主导产业体系,建立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创新创业。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产业融合
“黔江羊肚菌”“黔江桑蚕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业投资增长7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获批渝东南首个市级高新区;服务业扩能升级,实现电商交易总额60亿元……2021年,黔江继续着力特色产业集聚,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近年来,黔江以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为重点,聚力打造卷烟及配套、新材料、消费品工业3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
“‘工业强城’是重中之重,我们将强化工业园区‘主战场’‘主业务’,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将加快重点产业集链成群。抓紧抓实烟草产业,加快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建设。做强新材料产业,做优生物医药产业,引进医药及医疗器械加工企业。加快中医药相关学科建设,培育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好消费品工业,助力黔江鸡杂等全产业链发展。抢抓新能源产业,启动麒麟风电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300个以上,建成新能源公共充电设施200个以上。
加快高新区建设,理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提升市场化管理服务水平,打造规范透明、高效集成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启动黔江高新区研发中心建设,采取“政府+企业”出资模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施市级高新区“以认促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95家以上、产值67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强度占比3.2%以上。
链接》》
数读黔江5年发展成就
1.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人均GDP从4万元提高到5万元,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万元提高到2.9万元。
2.城镇规模不断扩容
●城市建成区面积27.6平方公里,新增外来人口4.3万余人,城镇化率高出渝东南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
3.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新增停车位2.5万余个、城市给排水管网70余公里,新建城市公园4座、通讯基站5500余个。
4.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364公里,投用中型水库2座、农村供水工程4553处,改造农村危房1900户。
5.交通建设持续提速
●黔江武陵山机场航线从8条增至14条,高速公路里程从99公里提高到125公里,铁路里程从62公里提高到148公里。
6.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建成国家级“双创”平台5家、科技型企业398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市场主体数量达到5万余户。
孔德虎 唐楸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