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 凝聚“八方”合力 开创美好未来
第033版:开新局 向未来 两会专题·石柱
上一版 下一版 
石柱 凝聚“八方”合力 开创美好未来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柱 凝聚“八方”合力 开创美好未来

    石柱冷水莼菜田

    雾漫大堡梁——石柱县主题自驾线路之一

  去年底召开的石柱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为石柱擘画了瞄准“四新”发力,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的发展蓝图。

  方向已定,使命催征;初心不改,负重前行。未来5年,石柱将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提档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事业、文化事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八个方面同时发力,奋力开创现代化石柱的美好未来。

  狠抓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根本。近年来,石柱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5年,石柱将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打造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石柱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社会帮扶等力量,继续加强产业、就业和消费帮扶。

  一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手着力推动乡村振兴。石柱将巩固现有产业规模,加大产业发展后扶力度,全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三大产业振兴示范带”。加大乡村产业、科技、服务等紧缺实用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深化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向标杆看齐,以示范垂范。乡村振兴中,石柱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沿江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全面加强“1+3+9”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点。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示范带动、多点开花、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良好局面。

  狠抓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成渝地区康养经济新标杆

  经济发展,产业为先。康养石柱,潜力无限。新的5年,石柱将打好产业升级主动仗,不断健全康养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康养经济新标杆。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动黄连、辣椒、莼菜“三大拳头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集中打造产、研、加、销全产业链,力争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到2026年,力争农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基本建成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

  推动工业提速扩量。深化合作,结合石柱资源禀赋,坚持长短结合,承接推动中核集团产业链关联企业落地,高质量建设中核产业园。积极培育壮大存量工业企业。全力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力争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配套,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到2026年,力争规上工业产值超过130亿元,基本建成全市绿色生态工业示范区。

  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高水平办好中国(重庆)康养大会,高品质打造冷水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景区景点,全力推进“四大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到2026年,力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实现年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全国康养旅游消费目的地。

  同时,石柱还将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到2026年,力争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5亿元。

  狠抓新型城镇化建设 打造土家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城市

  武陵山3014平方公里土地,是55万名石柱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新的5年,石柱将打好城市更新主动仗,不断提升城镇产值、颜值、品质,努力打造土家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城市。

  全面提升县城发展能级。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控、中疏”规划,统筹老城更新和新区开发,推动县城建成面积达18平方公里,人口达20万人。补齐市政公共设施短板,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土家文化元素融入街区,塑造文化名片。深化“三管四化”,提升治理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绿地系统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着力增强集镇带动能力。提升重点集镇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加快融城步伐,联动县城周边发展。发挥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带动作用,支持乡镇加快差异化发展,打造连城带乡、服务“三农”的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

  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交通强县,完善县域“一环七射八联”交通路网,加快建设重大项目,构建“七高四铁一港一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努力打造渝东鄂西综合交通新枢纽。同时,加快推进回龙场等重点骨干水源建设,升级改造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狠抓改革开放创新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改革赋予发展动力,开放赋予发展活力,创新引领发展高效推进。新的5年,石柱将打好动能提升主动仗,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县。积极争取渝东南科创基金落户石柱,促进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强重庆康养研究院,加快建成中医药产业园、重庆市山地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培养、引进科技人才,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2026年,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家。

  持续深化改革攻坚。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完善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扩面推进“三变”改革,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依法为乡镇赋权扩能,稳步优化乡镇行政区划设置,提升基层发展活力和治理能力。统筹推进医共体、安宁疗护、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改革试点和其它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开放协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协同推进“三峡库心·长江盆景”、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两群”绿色协同发展新典范。推动精准招商,完成招商引资4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依托共建“一带一路”、中新贸易合作,实施外贸企业“扶优扶强”行动,提升对外贸易和合作投资水平,力争新培育外贸企业2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亿美元。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一章通”“一窗办”,畅通业务审批快速通道。全覆盖建立领导干部包帮联系企业制度,常态化为企业纾困解难。健全企业权益保护和问题受理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黄水镇避暑、万寿山怀古、大风堡览胜、白天池滑雪……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石柱的金山银山。新的5年,石柱将打好绿色转型主动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推动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规范各类废物处置和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废弃矿渣综合整治,保持土壤环境质量稳定。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体系,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入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64%。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打环境违法。

  同时,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垃圾分类。

  狠抓社会民生事业 持续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新的5年,石柱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建设“双更”基地、返乡创业园,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加强“智慧就业”信息化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全覆盖就业服务体系。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联合中核集团打造职业院校。强力推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构建完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创建“三级医院”和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积极推动体育项目建设,培育体育产业,争取承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强化气象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完成石柱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稳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加快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面落实“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切实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狠抓文化事业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新的5年,石柱将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让石柱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和先进典型评选,做靓品牌,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挖掘利用土家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巴盐古道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打造一批非遗展览馆、非遗传承所。加强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和利用。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企业招引力度,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突出土家民族民风地域性特色,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培育壮大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民族轻纺服装等特色消费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狠抓民主法治建设 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新的5年,石柱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人大、政协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强大合力。

  深化依法治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积极创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大力实施“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落实“枫桥经验”实践行动,深入推广“贵和”“和美”工作法,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县。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信访稳定、扫黑除恶等工作。

  石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扣未来5年发展目标,牢记嘱托、创新实干,让人民群众年年充满新期待、年年看到新变化。

  刘玉珮 彭光灿 董韬 图片由石柱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