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今冬明春用电需求有保障做有治愈力量的戒毒警察宜万铁路万州新田港集疏运中心工程完成75.7%用心用情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收获“金点子” 市民增加幸福感把居民当亲人,大小事都用心做好电影《跨过鸭绿江》缘何受市民青睐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今冬明春用电需求有保障
做有治愈力量的戒毒警察
宜万铁路万州新田港集疏运中心工程完成75.7%
用心用情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收获“金点子” 市民增加幸福感
把居民当亲人,大小事都用心做好
电影《跨过鸭绿江》缘何受市民青睐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边政法榜样
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生理脱毒大队大队长杨赟:
做有治愈力量的戒毒警察

本报记者 王亚同

  和同事一起挽救了数百名危重戒毒人员,让他们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希望和家的温暖。12月25日,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生理脱毒大队大队长杨赟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做一名戒毒警察,就要成为一股温柔又坚定的治愈力量,驱散黑暗阴影,让人走上光明大道。我们挽回的不仅是戒毒人员的生命,更多的是他们重新生活的勇气;治愈的不仅是他们千疮百孔的身体,更多的是他们孤寂的灵魂。”

  2000年,21岁的杨赟从大学毕业,义无反顾选择了戒毒警察这份职业。但在戒毒工作中,他也曾陷入迷茫:机械琐碎的副班正班备勤、出工收工收舍,让他心中找不到方向。转变,是从翻阅西山坪的历史开始。

  西山坪农场始建于1952年。那时,农场干部靠着肩挑背扛、人担马驮,与被改造者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荒山野岭改造成今天的模样。杨赟曾经所在的单位,涌现过部级英模、全国先进和数十位优秀共产党员,更成功改造了一大批各类违法人员。透过一张张旧照片,杨赟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动力。

  “有人说戒毒工作是守在火山口、抱着炸药包,但我认为,还有更崇高的使命,那就是每一次面对戒毒人员的时候,都意味着在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两个以上的家庭。”杨赟说,强制戒毒是吸毒人员摆脱毒品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戒毒民警身后,就是他们的“悬崖”。戒毒民警的付出,是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为妻子撑起家庭支柱,让他们再次扬帆起航。

  戒毒人员陈某“三进宫”,二婚娶了一个漂亮妻子,生了小孩,但因为复吸被送入强制戒毒所。入所后,他整日长吁短叹,担心妻子与他离婚,没有戒毒动力。在杨赟的鼓励下,陈某工工整整地给妻子写忏悔信,让妻子见到一个男人戒毒的决心。就这样,通过书信的交流,妻子整整等了他两年。现在,陈某成功戒毒,夫妻和睦,在老家经营着一家餐馆。

  最让戒毒民警欣慰的事情,莫过于矫治过的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自食其力。

  戒毒人员小毅,在解除强戒时,希望能开一家面馆,掌握一技之长。了解到情况后,杨赟和同事一起找到渝北一家名气不错的面馆,希望他能忽略小毅身份让其跟着他学做面。学成后不久,小毅的面馆开张,现在生意还挺红火。

  后来,另一名戒毒人员了解到这个故事后,也希望能学习这门技术,杨赟主动给小毅打电话征询意见,小毅爽快地答应,表示只要肯吃苦,就愿意收他当学徒。对常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份极其普通的工作,但对于解除强戒人员,这好比盛夏的一杯甘饴。

  18年如一日,杨赟从初出校园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一路走来,遇到见到和亲身经历的那些故事,教会了他在岗位上守初心、担使命。2019年,杨赟荣获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先进个人,在疫情期间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嘉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20年其所在的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2021年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