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的上游责任和担当。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2019年7月,重庆出台了中心城区“四山”保护提升实施方案。
“四山”,即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她们像千手观音的一条条手臂,纵贯中心城区南北,让城市与“四山”相融相生,形成了独特的山城地貌。“四山”因此也被称为“山城的脊梁”。然而,在千百年的人类活动中,“四山”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四山”进行保护提升,成为重庆的当务之急。
两年多来,我市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管委会)围绕“城市绿肺,市民花园”的定位,开展“四山”本底调查清理,推动“四山”违法建设整治,实施一批“四山”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保护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即日起,本报推出“挺起山城的脊梁”系列报道,带读者一起走进“四山”,看看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版刊登系列报道之①
“城市绿肺”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