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食品药品检测基地勿将身份证借给他人办公司 创业可申请免费工位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路面沥青铺装和路灯安装完工英才大会重庆国际生命科学高峰湖人才峰会举行江津区中医院 七十载传承创新 用仁心仁术守护群众健康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食品药品检测基地
勿将身份证借给他人办公司 创业可申请免费工位
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路面沥青铺装和路灯安装完工
英才大会重庆国际生命科学高峰湖人才峰会举行
江津区中医院 七十载传承创新 用仁心仁术守护群众健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津区中医院 七十载传承创新 用仁心仁术守护群众健康

    刘驯(右三)带领科室技术骨干教学查房  蒋晨 摄

  2021年10月,江津区中医院迎来了建院70年华诞。

  70年仁心仁术,70年传承创新。70年中,一代代江津“中医人”不忘初心,在现代医院管理、硬件投入、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等领域闯过一道道难关,用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群众健康撑起了一片蓝天。

  “没有代代江津‘中医人’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今天江津中医院的快速发展。”院长曾宏说,医院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江津‘中医人’的传承创新和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他强调,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抓住人才及学科建设这个主心骨,为医院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传承工作室

  人才梯队建设的孵化器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全力提高人才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方能凸显医院的品牌核心竞争力。”该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医院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等,采取送出去(业务骨干深造)、请进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培训)、建立骨干人才培养库、名中医工作室“传帮带”等措施,为医院全面发展储备了大量精英人才。她表示,近年来医院在人才学历层次结构及服务能力实现了量和质的双提升,使得人才更优,服务能力更强。

  该院现有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3个(国医大师廖品正工作室、周天寒传承工作室、张安富传承工作室),市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刘德洋传承工作室)、区级名中医工作室7个(桂平传承工作室、刁鹏传承工作室、夏光荣传承工作室、刘驯传承工作室、刘泽然传承工作室、彭卫东传承工作室、王金亮传承工作室)。

  夏光荣,作为该院针灸科筋伤病区主任、“按摩学”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021年5月,该非遗项目已取得专家组一致通过)、区级名中医工作室典型代表,谈及医院的发展,深有感触。他表示,根据自身科室近年来的发展,明显感觉医院在人、财、物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加强。“医院建立了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心为群众健康服务,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医院的发展出一份力。”

  谈及所带领的科室,他信心满满。从医35年来,他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诊疗及按摩针灸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擅长以中医“三宝”(中药、按摩、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传承创新的“詹黄张新按摩法”治疗技术被市卫健委确立为全市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学科建设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和提升计划的实施是医院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具有70年建院历史的江津区中医院,秉承“创新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为既定目标,在推动医院品牌建设的同时,全面提升医院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

  “科室2003年成立,当时只能开展一些常规内科治疗,治疗也只能靠基本药物进行。2017年,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性健康需求,医院引进了飞利浦血管造影系统(DSA)等先进设备,并开展多项介入诊疗项目,如冠状动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起博器植入、二尖瓣球囊扩张、先天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等介入诊疗新技术。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在区县级同类医院中相对领先。”12月2日,在该院心病科,科主任刘驯谈及科室的发展,如数家珍,充满自豪。他表示,科室今后将走中西结合发展道路,先后成立了冠脉心衰、高血压及心律失常3个学组,心脏康复中心、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亦将在3年内完成创建工作。

  目前,医院已建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推拿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老年病科、骨伤科、心血管科)。目前在建市级重点学科2个(针灸学、中医脑病学),在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项目3个(脾胃病科、护理学和肝病科)。

  该院党委书记黄静表示:70年只是医院发展的序章。面对过去和未来,必须谋划在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坚持专病专科走在前列,管理服务走在前列,改革创新走在前列的“三前列”思维,围绕现代医院管理、医院三级绩效考核目标,强化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及科研团队建设,一切围绕病人转,为改善病人的就医体验,增强病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断传承创新。

  马太超 陈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