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名片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处成功抗击2020年历史罕见特大洪水,多次得到国务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部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21年11月4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处获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11月以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处负责人成家英在沙坪坝、涪陵、万州、奉节、巫山等地检查灾后重建工作和应急能力提升情况。2020年汛期,重庆沿江地区遭遇历史罕见洪水过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回望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成家英仍然激动不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体人员坚决听从党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一边改革、一边应急,才取得防汛救灾重大胜利。”获得“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后,成家英更感到使命在肩:“我们要像去年一样认真应对每一次汛情,将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制定《意见》
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落实到单位
2020年3月20日,长江第1号洪水形成3个多月前,重庆召开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会议。“我们分析研判了汛期的情况,并提出坚持抓早、抓小、抓短、抓紧的防汛抗旱工作主基调。”成家英介绍,会议采纳了防汛抗旱处的意见,将防汛抗旱措施提升一级、工作抢先一步。
“防汛抗旱处是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参谋助手,为指挥部的科学决策提供专业意见。”成家英介绍说,机构改革初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面临着信息共享、技术支撑不到位等新问题。为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他们采取了诸多举措。
防汛抗旱处派出工作人员赴区县调研座谈,倾听基层意见,制定了《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健全防汛抗旱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落实到单位。
例如,《意见》提到,在没有建立应急指挥体系的时候,防汛救灾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到底。现在,在市减灾委的统一部署下,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等成员单位都参与进来。同时,雨情、水情、地质灾害等信息,各成员单位也能共享。
精准预报预警
为群众赢得撤离避险时间
2020年8月13日召开的防汛抗洪视频调度会上,潼南、铜梁、合川、北碚、沙坪坝等区县报告了洪水应对情况,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预测了洪峰的体量和到达时间。
“抗洪救灾,精准预报预警才能为打赢这场‘战役’赢得时间。”成家英告诉记者,去年汛期,防汛抗旱处几乎每小时都会收到市气象局的雨情分析和市水利局的水情报告,每天都要展开会商研判,下达行政调度令。
“另一方面,依托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我们基于灾害发生位置,面向指定区域、指定人群推送预警信息。”成家英说,预警信息已能够到村到户到人。
“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和綦江“6·22”特大洪水洪峰来临前,防汛抗旱处分别提前发布强降雨过程和洪水灾害预警,为沿江超30万人员转移避险争取了宝贵时间。
水未来群众已转
水未退队伍不撤
去年汛期,防汛抗旱处15名工作人员全部放弃休假和周末休息,24小时轮流值班。
工作人员周福刚每天汇集分析各类预警信息,经常加班到第二天凌晨,就为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林先明、唐学文、严永辉等人全部去了长江、嘉陵江沿线指导督查防汛抗旱工作,连续一周没有回家;一旦某个区县出现险情,调研员游文斌立即停掉手上的事情前往指导防汛工作……
“洪水不退、我们不撤!”“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防汛抗旱处的同志!”防汛抗旱处坚决扛起抗击洪灾的重任,总是最先前置到灾害高风险区县,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抗洪,做到了水未来、群众已转,水不退、队伍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