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团结坝的“苏式楼”变舒适了13类71项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 加快建设“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坚守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 奋力开启重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重庆今年77万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小故事大道理“声”入人心
第0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 下一版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团结坝的“苏式楼”变舒适了
13类71项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 加快建设“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
坚守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 奋力开启重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重庆今年77万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
小故事大道理“声”入人心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团结坝的“苏式楼”变舒适了
居民舍不得搬 游客也愿意来
本报记者 罗芸

  11月26日,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苏式楼”片区,85岁的刘高珍婆婆穿戴整齐,倚在家门口晒太阳。浅榴红的墙、白色的门窗框、苍翠的黄葛树,刘婆婆的幸福笑容被不少路过的游客“咔嚓咔嚓”定格在相机里。

  “苏式楼经过改造后,变漂亮了,也变舒适了。”刘婆婆笑道,“原来想搬走的老邻居,现在都舍不得搬,游客更是打起堆堆来!”

  苏式楼今年已70岁。1949年重庆解放后,成立于解放前的重庆电力炼钢厂更名为西南工业部第二十四兵工厂。为解决该厂高级技术人员的居住问题,1951年在这里修建起6栋两层高的小楼。这几栋小楼位于团结坝小山坡半山腰,嵌有苏式门窗,盖着青瓦斜屋顶,具有浓厚的苏式风格,被当地人称为“苏式楼”。

  “最初,这里只是泥巴夹壁墙,装的木地板和木楼梯。”刘婆婆说,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原来的兵工厂更名为特钢厂,夹壁墙和木地板也逐渐破败。本世纪初特钢厂破产后,房屋更是缺乏必要的维修:外墙到处积着灰,下雨天二楼要用盆接漏下的雨水,有的门窗变形关不严……许多老居民纷纷迁出。

  石井坡街道在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时,发现居民对改造苏式楼的呼声很高。2018年以来,苏式楼得到了全面整修:外墙“穿”上了“新装”,显得洁净又热情;窗户外安装了拱形篷,既防晒,也避雨;小楼外的排水道,由起伏不平的旧水栅变成平整的雨漏……更让居民高兴的是,苏式楼后面的荒山坡被改造成上千平方米的山地公园,成为大家休闲好去处。

  “以前是图便宜,才到这里租房住。”在这里住了8年的居民林光凤一边为小楼门口的花草修剪枝叶,一边和记者摆谈起苏式楼的变化,“现在这里一整修,老房子冬暖夏凉的优点就出来了,住起舒适。即便房租涨了,大家也不愿意搬。”

  在一旁晾晒腊肉的刘小燕也忍不住插话:“以前来个外人大家都觉得稀奇,现在一到晴天或是周末,来拍照、打卡的游客多得很,热闹惨了!现在苏式楼变舒适了,你说我啷个愿意搬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