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路伟 |
 |
滕英明 |
 |
秦文敏 |
 |
王志杰 |
 |
钱建超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主持人:
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
访谈嘉宾: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 路伟
重庆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滕英明
璧山区委书记 秦文敏
涪陵区委书记 王志杰
梁平区委书记 钱建超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长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如何“继续考出好成绩”?11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区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保供固安全 振兴畅循环
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表示,市农业农村委系统将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发扬党管“三农”的优良传统,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动力,着力“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奋力开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路伟表示,全市农业农村委系统将持续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完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使巴渝美丽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同时,大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有关改革工作,推动全市“一区两群”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统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三变”改革等,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大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巴渝美丽宜居乡村。着力构建农业农村基础体系,建立健全农户信用、农村物流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三农”工作体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奋力投身交通强市建设
在交通建设中当好主力
重庆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滕英明表示,重庆高速集团将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丰厚滋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自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企业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奋力投身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交通强市建设中去,用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交通建设中当好主力。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全市交通强市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投身“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推动高速路网“加密度”、航道体系“加等级”,开足马力稳投资、保续建、促新建、撬资本,为加快建成“行千里、致广大”的交通强市蓝图作出积极贡献。
在深化改革中奋勇争先。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重点在产业链条布局和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上面做文章,推动关联产业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快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在产业协同中闯出新路。依托高速路网和航电枢纽优势,探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氢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布局,打造“油、气、电”并行协同、相互补充的能源服务网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以交旅融合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交通与旅游、农业、仓储物流等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在畅安舒美中再上台阶。以提升路网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加强综合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路域环境、保障安全畅通为着力点,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璧山区委书记秦文敏表示,将切实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良机,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秦文敏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围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璧山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再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立足现有产业规模优势,深入实施“群长制”“链长制”,倾力打造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大健康中医药四大产业集群。聚焦“卡脖子”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比亚迪动力电池,康佳半导体,青山等市级创新研究院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以提高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为重点,深化工业设计运用,引导消费品工业、传统机械加工类企业提质增效。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璧山将加快打通金凤隧道、虎峰隧道等融城通道,推进璧铜线、轨道交通27号线、重庆中医药学院等重大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重庆新机场建设前期工作,确保如期开工;塑造公园之城城市形象,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处理好城市扩张与乡村振兴关系,以城带乡、产业兴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抓好民生实事,以大康养为抓手,打造“一老一小”友好城;以党建为引领,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全面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确保经济社会共融发展。
坚持“科创+”“绿色+”
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表示,涪陵区将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走“科创+”“绿色+”发展路子,奋力推动实现“十个新提升”,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
全力筑牢现代化涪陵产业支撑,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联动两江新区、长寿、垫江建设万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全力释放现代化涪陵强劲动能,高水平构建“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提质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规划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提升八个产业科创基地影响力,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
全力激发现代化涪陵发展活力,积极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开放平台,做强开放型经济,叫响做亮“服到位、零距离”涪陵营商环境品牌,加快建设区域性开放合作高地。
全力提升现代化涪陵能级品质,努力建设百万城市人口的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战略支点城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全力厚植现代化涪陵绿色本底,着力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结构,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绿色低碳政策健全完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共识,加快建设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
全力提高现代化涪陵幸福指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打造全市教育强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坚持“生态+”“+生态”
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表示,梁平将落实“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坚持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探索生态优先新路子、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围绕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和主城都市区的产业转移,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集成电路和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聚力招大引强、成龙配套、科技赋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天然气、页岩气产业,加快构建千亿工业,奋力建设工业大区。
围绕吸纳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聚产业聚人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双50”城市。突出发展绿色经济,彰显文化特色,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动城市更新,推进城市智管、细管、众管,让城市更智慧。
围绕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讲好稻子、柚子、竹子、鸭子、豆子“五子登科”故事,加强“三品”建设,推动“接二连三”,加快创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力争数字乡村走在全市前列。
围绕实施“旅游+”“+旅游”,着力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深耕产城景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发展,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