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打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离不开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的滋养和浸润。我们要把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共建网上精神家园。
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网络文化具有内容多元化和价值多向性的特点,对于广大网民的文化认同和价值选择有着深刻的影响。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首要的是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在把握网络传播特点、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平台有效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切实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文化塑造工作,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传导到社会各方面,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养成。
做好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也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积极搭建网络文化生产、传播、展示、交流平台,充分激发互联网企业和广大网民的文化创造潜能;另一方面,要鼓励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广受网民欢迎的网络文化精品,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群众在网络文化发展和网络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网络文化技术支撑。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必须要有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前沿,按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优化人才存量与扩大人才增量并举,加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选拔、培训、任用、激励,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战略人才、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工程,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做好网络文化制度建设,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一方面,要立足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突出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全面推动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此外,还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促进主体协同,强化政府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打造文明诚信、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文为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SKGH11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