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爱党信党 鱼水情深10个月完成2019全年的量,中国外贸稳势加固合川 聚“三江英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008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爱党信党 鱼水情深
10个月完成2019全年的量,中国外贸稳势加固
合川 聚“三江英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0个月完成2019全年的量,中国外贸稳势加固

□新华社记者 谢希瑶 刘红霞

    十一月八日在第四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拍摄的DHL展台。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31.67万亿元——这是我国前10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交出的“成绩单”。同比来看,增长22.2%;再往前看,比2019年全年的31.54万亿元还高出1300亿元。可以说,外贸稳的势头在继续巩固。

  “难能可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外贸依然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体现出较强的韧性。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我国外贸保持稳健增长体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能源保供稳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有效避免了局部压力向全局扩散。

  殊为不易的成绩背后是不容小觑的压力。10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环比下降5.6%,显示出我国外贸正在承压前行。

  今年以来,国际供应链调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海运运费高企等因素持续挤压外贸企业利润。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受到局部散发疫情、能源供给紧张等影响,加剧了外贸企业的压力。

  “受电力限制,我们10月份不敢大量接出口订单,只有之前的60%左右。现在用电形势好转,开始恢复接单。”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董黎丽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挑战,有的外贸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加快抢占国际市场,有的企业选择将有限的产能转向国内需求,也有企业选择暂停接单转向研发或技改迎接市场更新。

  从近期发布的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6%和47.5%,仍处于收缩区间,但比9月提升0.4个和0.7个百分点。

  承压前行,动力何在?

  白明认为,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多个经济体在缓慢复苏过程中对中国商品仍有刚需,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将在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成效逐渐显现,也是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

  既要看到外贸企业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也要看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契机。

  白明认为,从长期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口的作用不可低估。增长的阶段性因素逐渐消退,出口增速可能逐步回落。也要看到,我国庞大的市场优势、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持续优化的外贸结构和不断升级的营商环境都将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大势没有改变。

  (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