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
这三个“最”字形容的,是日本侵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武装,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
翻开历史这本教科书,我们追问:是什么,使得东北抗日联军作出这么多的牺牲,坚持这么长的抗争,留下这么久的回响?
有一种牺牲叫共产党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当国民政府仍心存侥幸心理、严令军队“不抵抗”时,中国共产党已经率先行动。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一份《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贴满沈阳大街小巷,愤怒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号召国人奋起抗日。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说,在民族危机爆发之际,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斗争的最前沿,是全中国第一个发出抗战宣言的政治力量。
有了共产党的领导,黑暗中便有了灯塔。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
杨靖宇、周保中、冯仲云、魏拯民……仁人志士接踵而来,来到东北,他们的身份便只有一个——共产党人!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武装统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那是英雄遍地的时代,那是牺牲无悔的时代。
惨烈的作战,使抗联部队从最多时3万多人锐减到最少时不足2000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东北抗日联军消灭敌人18万多人。
有一种信念叫爱国主义
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们,14年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由于敌人“坚壁清野”,抗联将士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粒粮食,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日军物资充沛、红光满面,抗联军队连衣服都靠扒敌人的穿;东北的寒冬,唾沫出口成冰,躲在山里的战士却连火都不敢生……
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如此坚持14年?
抗联将士们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夺回丢失的我国土,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杨靖宇亲自写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在冰天雪地里唱出军魂豪迈;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就义前为幼子“宁儿”写下的家书,舐犊之情与爱国之情交融;
……
国家!国家!东北抗联英雄誓死守护的,就是中国。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有一种传承叫自强不息
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晴空下,G8103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9时18分准点到达沈阳北站。
高铁飞驰的东三省,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黑龙江悉心保护开发东北抗日联军在敌后建立的秘密宿营地——抗联密营,一个个红色旅游基地初具规模。
从长白山脚下,到松嫩平原之上,吉林立足老工业基地、全国商品粮基地等优势,一批新产业项目茁壮成长。
辽宁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建立现场教学点,打造精品课程,把革命遗迹旧址转化为直观的现场课堂。
今年10月,作为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大数据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将在大数据的助力下走出山城本溪,走进更多中国人的心中。
先辈热血抛洒的土地上,东北抗联精神生生不息。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