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十四五”末,全市城乡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将分别达到2400万人、750万人、610万人。
在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十四五”期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将分别达到230万人、450万人。
在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方面,采取“市场主导+需求引领”的模式,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体系。到“十四五”末,行业年营业收入达1500亿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达3500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年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500万人次。
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完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方法,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十四五”时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7%以上。
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方面,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内部一体、外部协同、过程可控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开展“智慧人社”建设为依托,推动人力社保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末,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67%。
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全市“一区两群”发展布局,深化沟通协调机制,不断拓展跨区域、跨省市交流与合作,推进实现资源共享、要素互通、制度互联、待遇互认。
此外,《规划》还论证设置了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集中提出八大专栏计划,分别为就业“聚力增效”行动计划、“技能重庆”行动计划、社会保险“固本培元”行动计划、“英才汇聚”行动计划、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千亿跃升”行动计划、“和谐同行”劳动关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基本公共服务“强基提质”行动计划、川渝人社“勠力同心”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需要着力推进的一批重大改革事项,需要着力建设的一批载体平台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