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 一心为民建设澜湄次区域城市旅游共同体人和立交品质提升带“妆”亮相铜梁紧盯“急难愁盼”办实事标准化引领政务服务 为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赋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第01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艰苦奋斗 一心为民
建设澜湄次区域城市旅游共同体
人和立交品质提升带“妆”亮相
铜梁紧盯“急难愁盼”办实事
标准化引领政务服务 为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赋能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艰苦奋斗 一心为民
——西柏坡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 范思翔 闫起磊

  西柏坡,一个永载党史的精神地标。

  70多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办公,描绘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里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70多年后,“赶考”之路仍在继续——“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时空回响的西柏坡精神,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

  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一座长条形的土坯房,就是当年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会场虽简陋,精神却不朽。

  面对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等新的历史条件,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永远务必。短短40字,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凝练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时代在变换,精神的力量永远激荡人心。孕育于红色沃土上的西柏坡精神,如警钟、似重鼓,不断引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光荣传统、秉持理想信念,砥砺奋斗、永远向前。

  今后,无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取得多大的成就,重温西柏坡精神,总能为我们提供精神的支撑、信仰的坚守、理想的执着,让我们不断迈向胜利。

  永不褪色的人民情怀

  在西柏坡纪念馆,几张黑白图片记录着历史。

  1947年,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点燃了中国人民“翻身立家”的热望。大纲公布后,解放区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热潮,这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

  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初心使命的担当,不断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召开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时表示,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传承。

  脱贫攻坚,1800多名党员牺牲在扶贫第一线;抗击疫情,4.2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牺牲医护人员中党员占70%以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征程上再“赶考”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历史证明:在进京“赶考”后70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在大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但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走在“赶考”路上。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西柏坡的干部群众对此体会更深。”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把乡亲们更好团结凝聚起来,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赶考”不止步,奋斗不停歇。

  曾经,从这里出发,一个崭新的中国向着世界昂首走来;如今,从这里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赓续西柏坡精神,踌躇满志谱写新篇章。(据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