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确保发展蓝图落地见效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要找准抓手
第004版: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上一版 下一版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确保发展蓝图落地见效
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要找准抓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要找准抓手

  (上接1版)

  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介于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其中成员的行政边界虽然存在,但限制逐渐被打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实现有序流动、合理布局。因此,围绕重庆主城和成都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也要把握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的规律,做到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对重庆而言,重点要关注“梯次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同城化”“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等方面,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方面下好“先手棋”。

  大力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携手者并进,合作者共赢。依托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等方面优势,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和毗邻地区协同,是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要从四个方面唱响“协奏曲”: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以此为突破口,与四川齐心协力、相向而行,重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科学施策,推动公共资源在各级各类城市间合理配置,对于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至关重要。作为中心城市的重庆,要在提升发展能级的同时,统筹兼顾多元需求,实现瘦身健体。大中城市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水平,又要增加医疗、文化、体育资源供给,提升功能品质。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要推动公共资源适当向县城倾斜,提升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要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加强对都市圈范围内重点镇的规划统筹,下功夫培养专业特色镇,增强一般小城镇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功能。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纲要》起步之年。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我们就一定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