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协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做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用好“四大抓手”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建设要突出“三着力”切实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第007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实事求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协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做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用好“四大抓手”
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建设要突出“三着力”
切实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透析

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建设要突出“三着力”

袁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我们要着力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强化网络道德培育、健全网络行为规范,不断推进网络空间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着力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建设,要加大主流思想引领,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导向、价值导向、阵地导向为网络空间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一是明确理论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对网络空间规律的把握能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潮,为网络空间文明建设明确方向和定准基调。二是树牢价值导向。构建适合网络平台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三是强化阵地导向。通过建立权威性的媒体平台,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平台举旗帜、展形象的能力。

  着力强化网络道德培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和完善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明确网络是非观念,通过认知、判断、内化“三个能力”的培育,形成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网络道德规范。一是提升认知能力。积极提升网络道德认知水平,养成正确道德观念,约束好个人网上行为,理性表达观点和态度,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合法合规表达意愿、发表观点和转载信息。二是增强判断能力。引导公民强化社会责任感,理性应对社会事件和网络事件,善于正确辨识各种信息,客观公正地选择和传播,遵从一切网络言行须服从于网络社会整体利益的原则,合理合法开展网络行为。三是提高内化能力。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将其转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并在日常网络活动中自主践行。不断加强道德内化,充分调动公民参与网络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汇聚网络正能量。

  着力健全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引导,大力培育网络文明意识,助推公民形成符合网络行为规范的价值认同,并在日常网络活动中自主遵从。一是健全网络行为规范。制定和完善网络行为文明准则,规范网上用语、网上行为,让公民自觉约束网上行为,理性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倡导文明上网,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自觉维护良好网络秩序。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制定出台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络文明准则,把网络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行业管理规范。二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治理网络空间,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不断推进网络空间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作者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为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资助计划:szkzy2021009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