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治水兴水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丰收《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表中美双方就两国元首年底前举行视频会晤进行了讨论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救命钱”何以成了“唐僧肉”美核潜艇发生撞击事故多人受伤
第007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荣昌:治水兴水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丰收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表
中美双方就两国元首年底前举行视频会晤进行了讨论
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救命钱”何以成了“唐僧肉”
美核潜艇发生撞击事故多人受伤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荣昌:治水兴水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丰收

    黄桷滩水库库区

    利用水利资金沿河种植水生植物

  渝西地区,低山盘桓,丘陵密布。荣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51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

  水,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生命之源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根基的关键一环。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近年来,荣昌水利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指引,探索出一条提供坚实水利保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优化水配置

  产业发展有动能

  进入8月,荣昌观胜镇银河村中药产业园里,柴胡、丹参长势喜人,正是收获的季节。“现在种中药材比种庄稼收入高多了,药材公司要收购,去年卖了8000多元,根本不愁销路!” 银河村11社脱贫户吕世宾指着大片的中药材说。

  观胜镇中药产业园的丰收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缺水的荣昌找到了有效的解题方式——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2019年,荣昌区水利局在观胜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赵家河小流域项目,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通过实施水保项目,大量种植生态林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还可以调节地表径流,减少洪水含沙量,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在530万元水保资金的支持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48平方公里,种植水保林20.67公顷,经果林62.1公顷,配套建设坡面水系工程中截排水沟290米;修建蓄水池15口,建设作业便道5.41公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还配套种植桃树、李子树、沃柑等经果植物8828株,丰富了中药产业园的植物配置,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中草药的生长,有利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破解区域缺水难题,提升蓄水能力。2020年11月,黄桷滩水库通过竣工验收,荣昌有了第二座中型水库。黄桷滩中型水库属沱江水系,水库正常蓄水位336米,总库容154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085万立方米,设计总灌溉面积7.012万亩。在黄桷滩水库灌区渠系工程通过优化后,荣昌又陆续建成盘龙、铜鼓、清流、吴家等4处提灌泵站,配套建设了44.5公里的主、支输水管,实现控制灌溉面积38541万亩。大力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荣昌形成以河库、库库连通工程为纽带,提水和蓄水工程互补互济的供水格局。

  强化病险整治,提升水库功能。荣昌投入重金对存在病险隐患的86座中小型水库进行整治,创新微小工程管理,从管理机制体制、管护人员、管护经费、管护模式等方面革新疏通,创新构建起“养好鱼、护好水、同分享”的库村管护共同体,加强水库运行管理,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全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绿水青山形象已然形成。

  科学规划建设灌溉体系,提升灌溉效能。荣昌还坚持将地埋式PE管道作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农田灌溉工程中,建成800余公里的干、支管道灌溉体系,辖区内21个镇街中有5个镇街实现了“自来水式”的灌溉管网全覆盖,全区管灌面积达28万亩,约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70%,滴灌、喷灌、微喷灌、水肥一体等节水技术已在荣昌广泛应用。

  近年来,荣昌亩均用水量从185立方米降到90立方米,农户亩均水费支出由45元下降到25元。水资源利用率极大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修复水生态

  河堤水岸见绿色

  夏日炎炎,来到荣昌宝积寺湿地公园,河风徐徐,两岸水生植被茂密,河流之美,山川之秀映入眼帘。治理一方水土,美化一方环境。宝积寺湿地公园是荣昌水利人近年来着力农村生态修复,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的范例。

  2018起,投入中小河流整治资金530万元,治理观胜河河道1260米,绿化岸坡9800平方米,修建亲水步道1800米,观胜河流域水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水质达Ⅲ类。2019年,水保、后扶等水利资金约200万陆续投入到这里,种植观赏樱花1.3万株,修建亲水步道2公里,修复湿地70亩。如今的宝积寺湿地公园,樱花树、蓝花楹等观赏苗木郁郁葱葱,园内鸟语花香,处处是景,观胜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黄桷滩水库小万福桥河观胜场镇至黄桷滩库大坝10公里水岸线、两岸山坡可视范围内,一大片荷花、鸢尾、黄昌蒲、芦苇、风车草等10余种水岸共生植物种植起来,依托黄桷滩水库水道,突出岸上人家、四季彩林的生态主题和层次分明的湿地生态景观,打造水岸共生的生态森林绿化带。

  按照“适地适树,适度规模,景观精致”理念,将黄桷滩水库区域规划为“一区一带两圈”三部分。在双河口湿地打造核心绿化区,沿河两岸大力种植乔木植物、水生植物和亲水植物;种植李子500亩,利用农业产业形成李子生态涵养圈和柑橘、中药材生态涵养圈;种植笋用雷竹500亩,在观胜河谷打造笋用竹生态产业带,通过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荣昌水利人以水质为导向,稳步推进河流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指导“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开展以暗访为主、明察暗访相结合、随机抽查等方式督查督办;积极整合水利、环保、农业等项目资金,开展河库清淤清漂、生态补水、劣V类河流摘牌等工作,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立足于自然、生态、环保、亲水、休闲,注重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当地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水利工程成为当地群众休闲、散步、观景的好去处。

  提升水景观

  文旅融合添活力

  水清岸绿,是良好生态资源,亦是优质文旅资源。近年来,荣昌水利人将水利工程、生态景观、水文化繁荣、健身休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河景观光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拓展地方文化的综合性整治工程。让每条河流都融入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滨河景观带。同时带动道路、桥梁、人文景点及体育产业的建设,改善沿河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荣昌区水利局负责人介绍。

  在观胜镇,利用当地的水资源条件,荣昌水利人将水利工程植入文旅元素——

  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上,荣昌水利人种植挺水植物和陆地景观植物百万余株,荒芜水岸华丽转身成为银河湿地;对河道周围农户进行卫生改造、农户畜禽等面源污染进行治理,打通河道两边10余公里硬化公路,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亲水步道,河流周围环境持续优化,为开通游船画舫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在文旅资源挖掘上,当地因地制宜,重点培植老槐古井、观杉望水、嫦娥玉兔、水生太极、金猫望鱼、日月莲舟、七星伴月等15个文化休闲节点。融合观胜河黄桷滩库区、宝积寺公园、中药材芍药基地等资源,打造成为渝西地区享有盛誉的“坐游船赏库区山水田园风光”景区,年接待游客量30万人以上。

  以“生态优先、文化搭台、产业唱戏”为思路,荣昌治水兴水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丰收。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以水兴农、以水富民,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琳琳 陈钰桦 刘茜 图片由荣昌区水利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