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 小面条做出大生意 加速实现“重庆小面重庆造”
第010版:区县观察·大渡口
上一版 下一版 
大渡口 小面条做出大生意 加速实现“重庆小面重庆造”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渡口 小面条做出大生意 加速实现“重庆小面重庆造”

    “重庆小面·重庆造”重庆小面产业招商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参加2021年智博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传播的飞速发展,《嘿!小面》《舌尖上的中国》等优秀作品的助推,重庆小面作为重庆的一张美食名片,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当前,在重庆本地,多数小面店还局限于街口巷尾“小生意”的格局,距离真正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还差“临门一脚”;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打着“重庆小面”旗号、口味和品质却并不正宗的小面线下店或工厂店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重庆小面”的口碑和形象。

  为此,趁着我市正在实施“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东风,以打造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重庆主城南部人文之城为契机,今年以来,大渡口区下定决心,整合优势资源,抢抓机遇,建设重庆市小面产业园,计划用2年-3年时间,打造一个“产供销”全链条的百亿级小面产业聚集区,推动重庆小面的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速实现“重庆小面重庆造、重庆小面销全国”的蓝图构想。

  机遇 藏在路边摊里的百亿市场

  众多重庆市民的一天,都是从路边摊上一碗“麻辣鲜香”的小面开始。

  来自重庆市小面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协会有8.4万家会内企业,日消耗量达到1200万碗,年产值达400多亿元,从业人员40多万人。

  “找钱的店不少,值钱的店却很少。”重庆市小面协会秘书长邹徐用一句俗话,直观诠释了重庆本地小面产业现状。邹徐认为,品牌化程度低、工业化程度低,是制约重庆小面产业化发展的两大瓶颈。

  过去几年,重庆小面的经营者往往采用“学徒+加盟”模式,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重庆小面规模的全国扩张,但品牌运营水平低,无法实现从品类到品牌的价值传导,造成重庆小面的品牌价值与市场规模不相匹配。

  与此同时,重庆小面的工业化程度低,制约了重庆小面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导致其快消类产品供给水平与市场规模和需求增长不成正比,渠道销售量小。

  换个视角,短板背后是机遇。

  从大环境看,一方面,米面餐饮消费迎来行业“风口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7月,餐饮领域发生了50余起投融资事件,其中面食赛道占比约26%,五爷拌面、和府捞面、遇见小面等商家接连站上资本风口,都拿到了上亿元的融资;另一方面,柳州螺狮粉、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一大批地域美食竞相工业化、市场化,为重庆小面走出故乡销往全国打了样。

  从重庆小面自身来看,随着市场需求的诱惑和行业需求的倒逼,已经有一批“吃螃蟹”的新生力量尝试通过品牌化运营、工业化生产等方式,进军小面行业;另外,小面的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还蕴含着“接二连三”的产业带动功效,将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大生力军。

  今年以来,围绕“小面产业的高品质发展”这一话题,大渡口区政府相关部门与市经信委、市生产力发展中心、市小面协会、代表企业等展开密集深入的交流对接。为更好筹备,今年初,大渡口区领导带领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等部门千里取经,前往广西、四川等地考察借鉴,最终做出决定:率先打造重庆小面产业集群。

  破题 搭上“工业化+互联网”的快车

  面对千头万绪的重庆小面产业,大渡口区将选择从哪里入局破题?

  “消费品产业的做大做强,归根结底就两点:产得好、卖得好。”大渡口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瞄准重庆小面快消品市场板块,通过“工业化生产+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加速培育龙头产品和品牌,是大渡口区实现小面产业“弯道超车”的破题之举。

  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产得好”的问题。

  “包装及仓储在渝北、面条生产在南川、佐料生产又在九龙坡,上游供应链条的分散,必然增加产品成本。”金牌干溜创立于2015年左右,是重庆最早的一批预包装重庆小面生产厂商之一,去年营业额在3000万元左右。其创始人李俊熹期待通过入驻小面产业园,发挥产业链条的 “聚集效应”,进一步做大增量、优化产品、控制成本。

  “工业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规模化、标准化,用工业化思维做小面,是重庆小面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大渡口区打造小面产业园的核心使命之一。”在大渡口区招商投资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动重庆小面工业化生产企业的加速聚集,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标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互联网营销,解决的是“卖得好”的问题。

  今年3月,在我市举办的“品重庆小面、促消费兴农”主题活动中,入驻大渡口区的重庆小面预包装食品加工企业“辣来主义”首次亮相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天猫平台直播间,10分钟不到便售出6万单。截至本月,该品牌通过天猫平台实现了超1500万元的销售额。

  目前,大渡口区已与天猫平台在重庆小面产业化发展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充分发挥天猫平台在电商新零售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共同擦亮重庆小面这张区域美食品牌。

  此外,已向新型实体企业转型的京东集团,也将深度参与到重庆小面产业化建设中来。据透露,京东集团在充分发挥京东商城品质优势同时,将通过京东物流全球供应链赋能,在推进乡村振兴小面原材料上行的同时,将重庆小面“新鲜”送达全球消费者手中。

  路径 “六个一”打造全链条小面产业集群

  谋定而后动。经过全区上下、社会各界的努力推动,今年8月,大渡口区正式争取到了“重庆市小面产业园”这块金字招牌。

  该区将产业园设在建桥工业园C区,总体规划200亩工业用地,预计2023年全面竣工,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同时,该区还在建桥工业园C区育成中心规划3000平方米商务楼宇,作为重庆小面电商产业园先期使用。

  8月18日,大渡口区举办了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建设启动仪式暨重庆小面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吸引“金牌干溜”“辣来主义”“井谷园”等12家重庆小面产业链条现场入驻。

  据介绍,下一步,大渡口区将重点聚焦“六个一”推动小面产业园的建设,即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建立一套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引育一批龙头企业、孵化一批特色电商平台、塑造一个区域品牌。

  具体来看,在工作专班方面,当前大渡口区政府已联合市经信委,成立了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经济信息委分管主任和大渡口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双组长,定期组织研究和协调解决行业发展重大问题;

  在管理体系方面,该区正在委托专业机构制定重庆小面(快消品)产品标准和重庆小面生产工艺规范,建立形成重庆小面特色标准体系;

  在特色园区方面,该区将着力支持大渡口区建设集食品加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重庆小面产业示范园,同时配套建设重庆小面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研发中心、电商中心、快递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服务;

  在龙头企业方面,该区将统筹招商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重庆小面产业头部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稳步、快速实现产业集聚;

  在电商平台方面,该区已与阿里、京东、快手等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共识,将联合打造重庆小面电商平台,做好电商经济和消费工业融合发展;

  在区域品牌方面,大渡口区正在与相关单位对接,加快推进“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非物质文遗产等申报注册工作。

  小面企业落户大渡口 这些政策别错过

  为支持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壮大,大渡口区制定了重庆小面产业专项奖扶政策。包括物业政策、专项政策等方面,覆盖小面产业全链条。

  在物业政策方面,减免工业厂房、电商产业园物业租金;对购置工业厂房或商务楼宇的企业,根据企业购买面积的大小按比例进行奖励。

  在专项政策方面,主要针对固定投资、电商拓市、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其中,在固定投资上,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要求的重庆小面企业,按厂房投资、设备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在电商拓市上,对在区实际纳税的电商销售额达到要求的重庆小面企业,对其产生的品牌设计、宣传推广、坑位费、流量费等成本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重庆小面生产及商贸企业按发货量给予物流补贴;

  在品牌建设上,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出口产品认证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资质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补贴。

  大渡口区还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小面产业发展的融资政策。

  王彩艳 陈佳佳 图片由大渡口区招商投资促进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