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银行总部大楼 |
 |
重庆银行半年业绩发布会现场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重庆银行A股上市第一年。9月10日,重庆银行以线上形式召开2021年半年业绩发布会,会议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东方财富网、同花顺平台、重庆银行官微视频号实行中英文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包括海通国际证券、华泰证券、天风证券等近200名境内外投资者、分析师以及数十家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观看人数上万人次。
“重庆银行作为资产规模在我国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商行,近年来的发展业绩年年攀升。”发布会上,重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今年以来,该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业绩指标符合预期,业务基础全面夯实,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重庆银行集团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科技创新受到业界好评,管理水平稳健提升。该行还连续6年跻身《银行家》全球银行前300强,位列239位,较上年提升10位,在全国银行100强中排名44位;连续5年获得标准普尔“BBB-”投资级评级,在国内城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研究实力强劲,成功申报3个项目,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资助名单,居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发展稳健
整体经营稳中有进 业绩指标高质量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经营规模站上新台阶。近年来,重庆银行始终坚持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等重大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发挥深耕川渝和辐射“一市三省”的区域优势,抢抓机遇,扩大份额,带动经营规模稳健增长,增速显著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6066亿元,较年初增加449亿元,增幅8.0%;贷款余额3101亿元,较年初增加269亿元,增幅9.5%;存款余额3398亿元,较年初增加253亿元,增幅8.1%。
资产负债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稳中向好。2021年上半年,重庆银行积极优化资产投放重点,拓展核心负债来源,信贷资产占比、储蓄存款占比、标准化资产占比持续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提升至51.1%,较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存款占总负债比例提升至60.7%,较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占比39.5%,较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同时还加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和绿色金融债,核心负债水平稳步提升。
营业收支提质增效,收益结构韧性充足。重庆银行一直以来坚持增收、节支两手抓,不断拓展盈利增长点和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营业收入创造能力加快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优势持续巩固,盈利基础更加扎实。同时还积极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对冲内外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7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1.3%。净利润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5.1%。净息差2.06%,净利差1.94%。业务及管理费14.3亿元,成本收入比19.6%,投入产出效率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存量风险加快化解,资产质量稳步向实。重庆银行持续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化解重点存量问题授信,筑牢风险底线,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截至今年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 1.35%,较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7.8%,较上年降低61.3个百分点,均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
资本补充有序推进,资本实力稳步增强。重庆银行始终坚持内生积累为主、外源补充为辅,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本。今年上半年,通过A股IPO和利润稳步增长,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先支持零售、小微等低资本消耗业务,增持利率债,促进资产配置多元化,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截至今年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7%,一级资本充足率10.07%,资本充足率12.62%,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58、0.50、0.08个百分点。
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品牌价值持续提升。重庆银行近年来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进一步促进了该行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据了解,重庆银行已连续6年跻身《银行家》全球银行前300强,今年位列239位,较上年提升10位,在全国银行100强中排名44位;连续5年获得标准普尔“BBB-”投资级评级,在国内城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金融科技创新屡获奖项,“风铃智评产业慧链”获中国金融数字科技创新大赛“全场荣耀奖”,“手机银行5.0”获华鹰奖BDI数字化指数“移动银行奖”。
业务创新
业务条线亮点纷呈 市场开拓高效率
重庆银行2021年中期业绩的稳步增长,与该行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服务提升、数字转型、特色发展”综合施策密不可分。通过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全面推进业务创新,已呈现出传统业务转型提质、创新业务加快孕育、新旧业务融合互动的良好态势。
目前,重庆银行各业务条线亮点纷呈,市场开拓效率明显提高。
亮点一:公司业务份额大增,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我们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新发展机遇,推进业务结构优化,服务能力提升,为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激发了潜力。”重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存款余额1865.9亿元。从增量来看,较年初新增79.3亿元,位居重庆市地方法人银行增量第一位,重庆市33家商业银行公司存款总增量前五位。从结构看,活期存款占比23.4%,带动对公存款付息率持续下降。公司贷款余额1853.1亿元,较年初新增206.5亿元,约为去年同期增量的1.5倍,位居重庆市地方法人银行增量之首,创下近3年同期增量最高水平。
重庆银行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客户、重点客户稳步增长。上半年支持京东方第六代LED生产线、自贡高铁东站等重大项目。截至6月30日,重庆银行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贷投放近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重庆银行为公司客户定制金融服务,推广学校、商贸等资金管理方案,带动结算资金稳步增长;上线运营票据池系统,智能管理企业票据,盘活企业资产;推广“优优贷”,产品余额超百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作为国内第7家“赤道银行”,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176.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
亮点二:小微产品推陈出新,普惠服务持续加强。
截至今年6月末,重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870.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7亿元。研发推出重庆市首款依托知识产权大数据的线上信贷产品“好企知产贷”,4月上线以来已发放2.4亿元。全部“好企贷”系列贷款余额达到72.73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20亿元,创历史增长最高水平。
针对小微企业,重庆银行一是抓品牌,发布“鏸渝金服”品牌,重塑产品业务体系,推出9大客户服务特色标签,进一步推动小微业务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二是抓特色,推出重庆市首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精特新信用贷”,以及“两山两化-好企助农贷”“生猪活体抵押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其中,“两山两化-好企助农贷”纳入重庆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是抓渠道,积极联动市经济信息委、文化旅游委、农业农村委等职能部门和区县政府,获取优质企业“白名单”,依托“市文旅峰会”“市中小企业大会”和“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等优势平台,触达优质客户,并联动市农业担保、小微担保等政府性担保机构,建设银担数据直通系统,成功落地重庆市首笔“新农信贷直通车”贷款,进一步拓展获客渠道、提升服务效率。
亮点三:个人业务再创新高,市场基础持续夯实。
近年来,重庆银行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双循环”战略基点,聚焦满足客户美好生活需要,从客群、产品、场景等方面着力,巩固零售基础设施,加快零售业务转型。
截至今年6月末,重庆银行储蓄存款余额1342.8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24.6亿元,增幅10.2%,储蓄存款在重庆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攀升;异地分行勇于开拓、涨势良好,储蓄存款占比较去年末提升了近0.4个百分点,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个人贷款余额1061.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6.4亿元,增幅10.0%,保持稳步增长。
针对个人客户,重庆银行一是抓客群,“做精高端客户、做细中端客户、做强大众客户”,深化分层管理,构建财富管理体系,贵宾客户数量和资产贡献持续提升,上半年,贵宾客户、高净值客户增幅双双超过10%,客户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二是抓产品,致力于打造“市民身边的理财专家”,形成“聚惠、金惠、财惠、享惠”四大理财产品系列。三是抓自营,完成线上消费贷款“凯源贷”“线上抵押贷”等子产品研发,“捷e贷”正式向持本行卡所有客户全面开放。四是抓场景,积极打造“渝乐惠”电子商城线上“生活圈”,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实现既“获客”,又“活客”,上半年收单商户数量增长超过20%,资金交易量超过去年全年。
亮点四:市场资质提档升级,交易能力持续提升。
重庆银行积极拓展同业负债渠道,获得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同业存款交易主体参与机构资格,同业负债对手扩面增量,同业负债成本稳步降低。稳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上半年发行落地各种标准化债券6笔金额45.2亿元,达到交易商协会“B类独立主承销商”验收标准。持续优化同业投资结构,上半年增持利率债123亿元,较年初增幅28.5%,高等级信用债和高流动性资产总量持续增加。继续强化金融市场交易能力,上半年在银行间市场资金交易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34%。
亮点五:数字业务广泛运用,支撑作用持续加速。
重庆银行以数字信贷、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据资产管理为主线,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信贷方面,拳头产品“好企贷”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升级,已形成11个子产品,累计服务近3万小微客户,余额达72.7亿元,较去年同期劲增70.5%,创历史增长最高水平。“好企贷”先后荣获《银行家》“十佳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奖”等荣誉,并入选重庆市智能化金融重点项目。数字运营方面,新版手机银行、企业网银、企业APP不断新增功能,优化体验,推动互联网渠道交易持续快速增长。企业网银交易笔数与交易额同比增长43.0%、51.4%,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额同比增长28.6%、18.3%。数字风控方面,由“关联慧查”“产业慧链”“财务慧识”“数字慧图”共同组成“风铃智评”数字风控体系,广泛应用于授信业务、资产保全、员工行为管理、反洗钱等领域。“关联慧查”获“2021中国优秀金融数字化创新案例”,“产业慧链”获 “2021中国金融数字科技创新大赛全场荣耀奖”。数据资产管理方面,推进横跨15个部门、60个系统的主数据项目,统一规范客户信息管理,荣获2020年度国际数据管理协会颁发的“数据治理创新奖”。
亮点六:租赁业务深度融入,融物融资持续亮眼
重庆银行充分利用控股子公司鈊渝金租持牌经营优势,加大协作,共谋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鈊渝金租资产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2.8亿元,租赁资产余额289亿元,发展势头保持强劲。
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今年上半年,该行控股子公司鈊渝金租在川渝两地投放项目近30笔,金额近55亿元。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鈊渝金租还实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笔光伏行业设备直租项目落户四川乐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乡村振兴,由鈊渝金租支持的国家农业产业化扶贫重点项目“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工程”在重庆丰都落地,并成为全国产业扶贫经典案例。
改革赋能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管理赋能高水平
各业务条线亮点纷呈,也得益于重庆银行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推行“人才赋能、管理赋能、科技赋能”三大支撑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前中后台、总分支行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人才赋能方面,重庆银行着力补缺口、增规模、强素质,从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入手,加快培养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建模等重点专业领域人才,增强各类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人均效能,全方位激发人才活力。
在管理赋能方面,重庆银行持续夯实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稳步推进风险管理体系改革,重塑评审架构,形成以大中贷审会为主,同业、小微、个人贷审小组协同的“1+3”总行级评审体系,实现各业务条线授信政策风险偏好、授信政策执行标准、不同条线区域行业产品政策、报告文本模板和风险要点标准化“四个统一”。
在科技赋能方面,重庆银行重科技基础建设、抓科技创新改革、推数字转型发展,由科技支撑向科技引领转变。筹建集科技管理、研发创新、生产运营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支撑未来15年-20年的金融科技新基石。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C链金融云服务平台、高性能数据仓库等重点应用和产品,科技金融和数字转型能力快速发展。
徐一琪 图片由重庆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