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技兼备的教师队伍 |
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首批重庆市示范学校,重庆市巴南职业教育中心一直坚持践行“敬业乐群,致知力行”办学理念,实施“乐善教育”,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以优质的办学水平获得了市内外良好的育人口碑。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职教蓬勃发展的背后,同样离不开高水平的“工匠之师”。
近年来,巴南职教中心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领军人物、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增加高层次人才数量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为主线,实施师资队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优秀人才本土培养战略、人才资源共享战略、人才激励与保障四大战略,开辟出一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新路径。
筑好师德师风的教育基石
“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实现‘让学生尊严而幸福的生活’。”谈到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理解,巴南职教中心校长黄轶说道。
如何真正让学生走上幸福成长的人生航道?巴南职教中心深知,要找到适合职教学子成人成才的最佳路径,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的引领与培养。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一直以来,巴南职教中心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成长,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始终以高标准推动教师修身立德、传道育人。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文件精神,把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规划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方面,学校狠抓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打下坚实根基。
多年来,学校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政治与学业务相结合,通过采取学资料、听报告、看视频、上党课、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和教育教学理论等专业知识,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师德水平,推动工作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也定期对教师开展德育能力提升培训,全方面贯通师德修养渠道。
学校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的讲话和论述,校长主讲“三全”育人的实施与践行,德育处请专家进校园为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理论与实用讲座,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分批次参加有关德育能力提升的各种培训,将教师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锤炼师德修养,坚守育人初心。通过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巴南职教中心教师真正做到以仁爱之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人才,助力学子人生出彩。
铺好专业成长的进阶之路
巴南职教中心的石光成老师是重庆市特级教师,并入选“重庆英才计划”。由他主编的教材《汽车维修涂装技术》还成功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成为巴南教师编写教材在全国领域获等级奖的一次重大突破。
他在专业领域的优秀表现,是学校教师素养能力的精彩缩影,也得益于学校对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专业培育。
据了解,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巴南职教中心每学年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以市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校长黄轶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提出“五动”课堂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参加“五动”课堂模式教学技能比赛,加强教师间交流学习,严格执行教学规范,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学校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领军人物、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引领全校教师优质发展,不断推动名师及团队建设且成效显著。
近年来,一大批德技兼修的教学名师在学校不断涌现:傅晗带领项目团队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运行全面质量管理,创新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刘毅40年潜心育人,临近退休依然坚持当班主任,给年轻教师带好头;邵正勇坚持推行养成教育,践行“三全”育人,育人成果在全区予以推广;曾德华专业能力强,2次获市级专业竞赛二等奖,连续10届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多次获一等奖……
数据显示,学校现有市级名师4人,有区级名师工作室1个、校级名师工作室2个,新增陈建军汽车维修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确定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区骨干教师、校学科带头人、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10名,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名,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9名。
以名师、骨干为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近年来,通过实施名师与年轻教师、新教师结对帮扶,培养年轻教师近80名。并建立3个创新型教学团队,参加2020年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重庆市二等奖2项。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巴南职教中心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学科研、用科研的热情,现有80%以上的专任教师有从事区、市、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9项,目前在研的课题有8项,教师获得各项荣誉共计140项。
创新“双师”队伍的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之所以不同于普通教育,在于其对技术技能的实践与探索,要求职教老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也要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应用水准。
立足新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落到具体办学实际中,如何成功培养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是巴南职教中心用行动作出的回答。
“以学校为主体,引领行业企业‘双结合’,学校教师、行(企)业技术骨干紧密配合,我校通过分段递进实施‘三段三岗’‘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让教师队伍逐步向‘双师型’过渡。”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队伍培养模式的创新,保证了不同年龄段“双师型”教师团队构成,引导教师设计个人职业规划,保证了学校“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活力,实现了教师在企业、行业掌握岗位规范、技术要求、设备性能,能指导学生实习,能够解决现场专业技术问题,能顶岗工作、参与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掌握最新的行业标准等,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学生。
多措并举下,一支理念先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有创新活力,有社会服务能力,能对接新产业,有科研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巴南职教中心日益壮大。
截至目前,学校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98%。近5年,“双师型”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各类奖项500人次,指导学生获各级各类奖项400人次;3位高级“双师型”教师到区内外5所学校进行指导和推广,20位“双师型”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培训上千人次,获得行业企业一致好评。
姚兰 何霜 刘洋 图片由巴南职教中心提供